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24章 她还有个便宜爹

姜绾和纪南淮也正想找他。

见他自己来了,两人带着他边往书院走,边问他关于书院需要的书本和材料之类。

书桌和黑板姜绾都准备好了。

甚至就是粉笔和黑板擦,她也提前让人做出来了。

林夫子教书育人很多年,却还从未见过粉笔和黑板,进来教室看到后满脸新奇。

姜绾和纪南淮给他讲解。

得知黑板的用法后,林夫子直呼这个真不错,以后教导学生会更方便直接了。

同时,他还想问问姜绾和纪南淮这玩意是怎么做的?

他回去后也要把自己开的那个书院都安装上黑板。

纪南淮想着既然都把他挖过来了,而且他还偷偷从林夫子书院挖了不少夫子呢,到现在也都没敢跟林夫子说,那就把做黑板的方法告诉他吧。

如此,等他知道自己书院被挖走夫子后也不至于太生气!

尚且不知自己已经被挖了墙角的林夫子,瞬间笑眯了眼,对着纪南淮一顿感谢。

纪南淮…

有点不好意思呢。

林夫子又跟纪南淮说了些需要准备书籍和笔墨。

其实笔墨只需要给夫子们准备就可以,因为学子们是可以自己带笔墨纸砚的。

但姜绾想给孩子们把笔墨纸砚我都准备了。

左不过她并不缺钱。

这些笔墨纸砚对于普通乡下人家的孩子来说实在太贵,却对于她来说就还好。

而且,说起笔墨纸砚,姜绾还有个想法。

晚上回去后,姜绾与纪南淮说自己想开个笔墨纸砚的加工厂。

不过,她说的笔墨可不是这个年代的笔墨,而是铅笔和自动笔。

相对铅笔来说,自动笔其实会更加节省成本,且孩子们用起来也更省钱,不用经常买笔。

纸的话,她是会造纸术的。

用造纸术造纸并不难,造出来的纸可以卖到全国,给全国各地贫困人家的学子们用,价格也会降下去。

纪南淮非常赞同姜绾的想法。

说做就做,次日一早姜绾就又去找了先前的工头。

她让工作帮她盖个工厂。

昨晚她就跟纪南淮把造纸术需要用的设备和铅笔,自动笔需要的都跟画了出来,工厂的设计也画了出来。

工头原本是要接另外个人家的活,见姜绾来了,当即决定把其他的活都推掉,先给姜绾干。

主要是姜绾这位东家很大方,中午饭顿顿有肉还管够不说,工钱给的也是只多不少。

兄弟们都喜欢跟着这样的人干活。

姜绾跟工头也是老熟人了,也不跟她卖关子了,直接谈起了工钱和工期。

这边,很快就定下了工人。

材料的话,姜绾依旧是去了先前的砖瓦铺子,与他们对接好,他又去了铁匠铺和木材铺。

有些设备是需要用铁打造的,还有一些则是要用木材。

而且,铅笔的大量生产也是需要木材的。

姜绾还想着把铅笔的制作工艺与木材铺子说一下,看看他们能不能做出半成品的铅笔?

木材铺子的老板一看就懂姜绾的铅笔原理,说是铅笔的外笔管不成问题。

姜绾让他给自己出几个样品,如果合格,那就与他们签订长期合作的合同。

而另外边。

纪南淮也没闲着。

他跟村长去选了个比较适合做工厂的空地,并那些地契去了县衙。

两人在县衙这边办理了过户,这块地就是纪南淮的了。

喔,准确说是姜绾的。

因为在签字的时候,纪南淮用了姜绾的名字。

厂房要比房屋更好建造。

约摸一个月的时间,厂房就建好了。

而在这期间,姜绾也跟纪南淮按照林夫子说的书籍名单采买了很多书籍。

笔墨纸砚原本他们就没有采买了,全部用自家工厂做的就行。

在工厂开业之前,姜绾就跟纪南淮先做出了一批铅笔和纸。

大概能够书院的学子们用一个月左右的。

书院开业的当天,工厂也开了。

工厂的员工是沈村长去隔壁几个村子招聘来的,余米村的村民都在农业基地那边,没办法再来工厂。

而这些员工也都是要书院读书的孩子们父母。

沈村长还去招了学生。

他去招生时对孩子家长们说的都是免费读书,就连笔墨纸砚也都是免了的,书院会提供。

好多家长是心动的。

他们当即就问了沈村长关于读书的事儿,并且给自家孩子报了名。

沈村长说书院还招女学子。

众家长们多数没有送自家姑娘去读书的。

这个年代,尤其是乡下,闺女通常被认定是赔钱货,在家的几年能让她们多干点活,家里都会让她们多干。

所以,即使不花钱,她们留在家里的使命也是干活。

沈村长的观点不同。

他认为无论男女的孩子读书都是好的,女子即使不能科举,她们认识字也会有更好的谋生路。

只是,并非所有人都跟他同样想法。

最后,沈村长招来了不少男孩子,女孩子却一个也没有。

不过无论怎样,书院都是开起来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姜绾突然想起她院外京都好像还有位便宜爹!

当晚便回去给便宜爹写了封书信,说自己在这边余米村这边已经开设了造纸厂和铅笔厂,而且还建了书院。

但有个问题。

因为他们是在乡下,乡下的父母多不会让家里女孩子读书,除了乡下的思想外,还有女孩子不能参加科举,无法入士为官。

所以,她想问问便宜爹,可否允许女子也能参加科举,也能入士为官?

姜濯淮收到姜绾这封信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儿了。

当看见闺女在信里只有提出的要求,半点关心他的话语都没有,姜濯淮感觉一阵心梗。

却说,上次姜绾给他提过一次要给将士们的家属每个月发放抚恤金的事儿…

他每日都会跟朝堂上那帮老家伙絮叨一顿。

可老家伙们生怕他让他们拿钱出来办事,一个个的每次都是反对。

这次说想让女子科举,怕是也不容易。

正在姜濯淮脑瓜子疼的时候,太监突然过来禀报,说是秦状元郎来了。

前几日殿试已经结束了。

殿试前,秦绍辞高中进士榜首,昨日又殿试,殿试的结果自然也毋庸置疑就是他了。

不过昨日在见到秦绍辞的时候,姜濯淮是震惊的。

他认出了秦绍辞。

完全没想到秦绍辞竟然也来了云盛国,更没想到这孩子居然还在这里参加了科举。

却话说回来。

秦绍辞来云盛国也属于回家。

姜濯淮并未因为认出了秦绍辞而给他了状元郎的身份,而是通过了他的真才实学。

这孩子从小就聪明,学业也好。

殿上一考,果然不愧是老秦家的种!

今日秦绍辞会进宫也是姜濯淮派人去找的他,同样被找来的还有秦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