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8章 房玄龄到访

第二天,李恪又陪着杨妃等人吃了一顿大餐,饭还没吃完,就有侍卫前来通报。

“陛下,大唐来了位使臣要见你。”

李恪心情有些不悦,任谁在和家人一块吃饭的时候被打扰,都不会太高兴。

李恪就没好气的说了句。

“不见!”

一旁的杨妃劝他说。

“来者姓房,恐怕是房相公吧,他对你还是很不错的,你还是见一见吧。”

李恪沉吟片刻,想起当初被人诬陷的时候,方玄林还是为自己说了好话的,就点了点头,对着侍卫说道。

“那你就把他请进来吧。”

“喏!”

侍卫领了命令就匆匆出了大殿,屋里的杨妃心情有些忐忑,她想让李恪见一见房玄龄,自然不单单是因为房玄龄算个厚道人。

主要是她希望通过房玄龄知道点长安的消息,特别是她的小儿子李愔的,到现在杨妃都没能和李愔再联系上,书信都没有送过。

李恪现在过得还算好,她自然就会担心长安的李愔了。

至于李恪,他对这个弟弟没什么好印象,虽说血浓于水,可是李愔平日里太过不争气了,他穿越来之后,就很少在乎这个弟弟了。

自然,也就没想到这一茬。

没让他们等多久,房玄龄已经缓步走进了大殿。

“臣见过蜀王殿下,见过杨妃娘娘。”

李恪听到房玄龄的称呼,就皱了皱眉头,这还是把他当成在长安的蜀王吗?!

杨妃却没在意那么多,亲切的喊道。

“房相,不必多礼,不知这次前来,有何贵干?”

杨妃虽然心里有些激动,但一直以来的良好教养,还是让她沉住了气,温婉的和房玄龄聊着。

房玄龄看着杨妃和长孙琳,犹豫着说道。

“臣此次前来,是奉了陛下之命,来看望蜀王的。”

李恪一听就觉得假,房玄龄这次过来,目的要是能有这么单纯,他就把自己的脑袋拧下来!

可惜啊,杨妃和长孙琳好像没想到一样,两人都开始向房玄龄问起长安的近况来了。

也对,她们在长安生活了那么久,骤然离开,想念长安风物,也是很正常的。

房玄龄面色自然,对杨妃和长孙琳的询问一一作答,李恪也就冷眼旁观,看他俩谁更沉不住气。

忽然,房玄龄的肚子不合时宜的咕咕叫了起来,这让房玄龄的老脸为之一红,期期艾艾的说。

“微臣失礼了,还望娘娘海涵。”

杨妃抿嘴轻笑。

“看来房相也是没有吃饭吧,若是房相不介意,不如和我们一起吃吧?”

房玄龄看了看冷着一张脸的李恪,还有满脸热情的长孙琳和杨妃,衡量了下,还是厚着脸皮说道。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实在是房玄龄也饿得很了,他这一路从凉州到伏俟城,过的也是不怎么样。

从音兴城过的时候,因为陈晔排查太严,他被逼无奈,讲明自己是大唐的使者。

陈晔知道以后,就派人打着快马,一路护送他到了伏俟城,可真是累坏了他这把老骨头了。

李恪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悦,不过杨妃都这么说了,再者,让房玄龄一直饿着肚子也不是什么待客之道。

还是沉默着摆了摆手,让人拿上了一双新的碗筷。

房玄龄也不介意现在在李恪这受到的这点冷遇,只要李恪是个明白人,就不会把他怎么样的。

而杨妃和长孙琳在这放着,房玄龄觉得只要和这两位把关系打好了,说通李恪也不是没有可能。

老神自在的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丰盛的饭菜,闻了闻香味,房玄龄感觉肚子更饿了。

这都是些他没吃过的菜式,可是闻起来就肯定不会难吃,房玄龄赞叹道。

“看来杨妃娘娘你们过得都很好啊,这么香的菜我也是第一次吃呢。”

杨妃抿嘴笑道。

“这都是恪儿的一片孝心,他专门指点下人做出来的,若非如此,我们吃的恐怕不如在长安的好。”

房玄龄忍不住看了看李恪,心里啧啧称奇,没想到这位蜀王还有这样的本事,那在长安的时候,怎么不用呢?

看来,蜀王藏得比想象中的还要深啊!

杨妃热情的给房玄龄介绍道。

“这个是炸鸡块。”

“这个是烤肉串。”

“这个是菌汤火锅。”

“……”

杨妃一边给房玄龄介绍菜式,一边亲手给他夹了些菜。

房玄龄的心中很是感动,有些受宠若惊,他是没想到杨妃对他竟如此礼遇。

李恪虽然觉得有些别扭,但在杨妃的眼神示威下还是屈服了,罢了,不过是一点小事。

李恪也给房玄龄夹了点菜,以示友好,不过他把这个姿态做出来,房玄龄就知道这次出使的事稳了。

至少算是有的说了,蜀王不会不和自己沟通。

房玄龄放下了一些心事,也是没有丝毫拘谨的,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

房玄龄为人随和,在饭桌上妙语连珠,纵然李恪讨厌李世民,不怎么想和房玄龄接触,也不得不佩服房玄龄的机敏。

众人用完晚膳,杨妃和长孙琳等人默契的都出了大殿,留下李恪在这和房玄龄商议事情。

她们也都很清楚,这次房玄龄来,绝对不是单单为了看看李恪母子过的好不好的。

李恪自然更清楚这一点,所以等到杨妃他们出去了,就带着房玄龄来到一处偏殿,领着他坐下。

“房相公现在有什么想说的?我想听听李世民给了你什么样的旨意!”

房玄龄听到李恪的称呼,就有些无奈,直呼自己父亲的名字,这可不是个好现象啊,这对天家父子之间的间隙恐怕没那么容易好了。

房玄龄很是复杂的看着眼前的这个气度非凡的男子,这就是蜀王啊!

之前被李世民盛赞,有他的风采的蜀王,可惜众人都没想到,蜀王有些青出于蓝的态势,出了长安几乎像是走出了牢笼一样,这么快就立下不小的功业。

就在房玄龄在心里斟酌着用词的时候,李恪很不客气的说道。

“房相公有话直说就行了,我不会太在意,毕竟要是较真起来,你今天应该喊我为陛下,而不是蜀王殿下。”

房玄龄脸色一苦,看来这个小花招不顶用啊,蜀王铁了心想要和李世民划分界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