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6章 心如死灰的李世民

隔了几日,李靖带着大军也已经回转长安,李世民的‘尸首’也在其中。

李承乾亲率众臣,来到来到长安城外五里的地方迎接。

一路上哭声震天,等到李靖把李世民的遗体交给李承乾的时候,李承乾更是抱着棺椁哭成个泪人。

在他身后站着的长孙无忌对自己这个外甥又有了一层新的认知,演技了得啊!

若非他知道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恐怕也要被李承乾这样的表演给糊弄住了。

之前有些人心里还不是很相信李世民真的去世了,可当他们见到装着李世民的棺椁时,终于崩溃了。

开始愤怒的诅咒着蜀王李恪,不停的有人再向朝廷请命,要去诛杀李恪。

李承乾见到这样的局面,心情大好,他的谋划已经成功了大半,剩下的就是派亲信拿下吐谷浑了。

这个时候的李承乾也不在做什么别的姿态了,在李靖带着在外的大军回朝之后,立马在长孙无忌的支持下宣布暂且代理朝政,等到拿下李恪再行登基。

这也让李泰等人有些措手不及,太快了。

他们自得到李世民出事的消息,就开始准备,可在李承乾面前还是差距太大。

当众人看到左武卫大将军王君廓也在李承乾那边的时候,纵然他们心里有再多的不甘,也只能按下去。

而且李承乾暂理朝政也是有着法统支持的,他之前就以太子的身份监国,有名分有实力,如何不能掌握朝政?

随着李承乾的上位,他下达的诏书也传递到了大唐各地。

“殿下有令,先皇逆子,前蜀王李恪大逆不道,谋害君父,当于一月内再起大军,扫平吐谷浑,执贼头颅,悬于先皇陵前!”

这纸诏令宣告四方之后,无数百姓群情激奋,纷纷想要参军,拿下李恪。

李靖已经低调的回了自己的国公府,不管上面是哪位君主,他总是不太受喜欢的,这也和他的原则有关,尽量不站队。

所以他只在大军回朝的时候,站出来露了一脸,之后就回府的行为也没引起什么人的怀疑。

现在的李靖一个人坐在书房里看兵书,眼下的局面实在有些出乎他的预料,打了一辈子仗的他还是有些不懂朝政。

但他对李承乾的做法,心里是有些警惕的。

李靖凭直觉就感到这里面的事情不大对劲。

李承乾既然是要继续攻打吐谷浑的,想要拿下李恪,为什么会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突厥人将领?

朝廷里不是没有大将,就说这次他因为李世民之死,对跟随李世民一起出征的自己等人,心存芥蒂。

可是李道宗等宗室大将,难道不能用吗?还有尉迟敬德,牛进达等等。

放着这些人不用,偏偏选了一个突厥降将,这就不得不让李靖心中起疑了。

再回头看看李承乾的这些动作,初一看都非常正确,但李靖心中既然有了怀疑,再看的时候,就不难发现,李承乾的准备做的太充分了。

越是细看,李靖越觉得假,但是他也不敢说什么,只能把这种疑惑,暂时埋在心里,闭门不出。

李靖只能希望凉州那边有新的进展,让他能把现在这个局面看得更清楚一些。

伏俟城。

凉州的部分情报已经到了伏俟城,李世民也知道了,全军缟素这样的大动作是瞒不过去的。

听说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尸体,这样的事让李世民心中一阵愕然,随后就是愤怒,太子的准备也太周全了,这是做了多久的谋划?

李世民立马把房玄龄他们喊来商议事情。

本来李恪已经打算让程知节等人,进入他现在的军队体系,可是李世民这一出事,这话自然不能再提。

就把他们先安置在李世民身边,以示自己并无针对李世民的意思。

自那天李世民回到伏俟城,李恪来见过李世民后,他就不再装昏迷了。

虽然看起来,李世民和转回大唐之前没设么区别,还是这么冷静,可是程知节他们都知道,现在的李世民心里憋着一大团火。

这次袭击李世民的人,房玄龄他们也有所猜测,特别是根据李世民身边的亲卫描述,这些人都有大唐的制式装备,有些还是禁军专属。

能做得到这点的,恐怕也只有皇子了。

再结合现在的局势,房玄龄他们能锁定的也只有一个李承乾,因为他能接触到禁军的后勤,同时又和突厥降人一向比较亲近。

等到房玄龄几人到了殿中,心中惴惴,不知道李世民要说些什么。

李世民忽然出声问道。

“你们觉得,这是不是太子做的呢?”

纵然他们心里都有所猜测,可是李世民把话挑明,他们这些人还是懵圈。

房玄龄把身体压得很低,连大气都不敢喘,这是做臣子的怎么好多嘴?

侯君集在一边支支吾吾半天,憋出来一句。

“太子素来比较仁孝,应该不是他。”

程知节咳了半天,只说了句。

“陛下让我们打谁,我们就打谁。”

段志玄赶紧跟着点了点头。

李世民看到他们的反应,要说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可能刺杀他的到底是他的儿子,甚至是太子,李世民也不指望他们真的能够站出来,义正言辞的告诉自己要去杀了太子。

李世民只是很伤心的说。

“你们说太子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呢?”

“前有蜀王,后有太子,这难道就是上天对我李世民的惩罚吗?”

房玄龄心中也非常疑惑,为什么太子要做出这样的谋逆之举,要知道李世民是真的把他当成皇帝来培养的。

身边教导他的名臣大儒无数,怎么就动了心思,谋害李世民呢?

说起来李承乾的年岁也不大,如果说他已经当了二十年太子,起了这样的心思,房玄龄都不觉得意外。

可是这时候?只能说太子殊为不智。

不过,房玄龄也不得不站出来了。

“陛下,臣以为,现在不是伤春悲秋的时候,陛下应该立刻回转长安,稳定大局,这样才能避免太子一错再错啊!”

李世民脸上带着些嘲弄,“回转长安?”

“朕的身边有兵马能回转长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