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景要有锦衣卫(2)

大景天子在园林过了一夜,带着老婆女儿以及所有的人离开了。谁也不知道在这天的夜里,天子和王仲谈了许久,说了好多东西。

后怕过后,以王仲的性子,自然是继续休养,至于后怕,过了也就过了,管他呢,以后再说。反正自己是混吃等死,唯恐事情太多。索性已经说了要继续休养,那就继续休养。

于是,在一次试探过后的天子,虽然打消了当时对于王仲的疑心,但在回到宫中以后,依旧是觉得有些不放心。所以,干脆放放,看看那小子还会有什么举动再说,如果是心里真的打着什么注意,不用说,绝对会有所举动的。

所以,天子暗中派人,严密监视着富贵山以及那处园林。

但是,让他失望的是,一连半个月,别说动静了,王仲居然和韩惊鸿两个人,连门都不出,直接就在园林里,做起了隐士。

园林里面可是也有着天子布下的眼线,所以,对于他们两口子的一举一动,简直是绝对的了如指掌,别说和外人见面,甚至是暗中传递什么了,就是两个人的饭食,有些时候,都是王仲亲自下厨,为韩惊鸿做的。吃过以后,两个人一起刷锅洗碗,就好像是在真的只有他们两个的情况下,过日子一样。

这样的举动,谁都清楚,别说有着什么了,干脆就是什么都没有。怎么监视都是白搭。

“看来我是真的多心了。”

这个时候,看到禀报的天子,似乎才想起来,王仲自从进京以后,当初的时候,韩胤和韩天威都在京师,还有者互相的往来,但是,自打韩天威去了燕地,韩胤回了南州之后,别说,有着什么异动,就连书信都来往不多,顶多是三节两寿的时候,问候一声,送上礼品。就这还是大多时候,王仲根本不在,看样子,他都不一定懂得这些礼数。

这个时候,就是天子也不得不承认,王仲几乎就没有在京师带过多久,一直在外为着朝廷奔波,还是尽心尽力的那种。

“这下好了,该有所动作了。”

听了王仲建议的天子,也并没有直接按照王仲说的去做,他有自己的考虑。最主要的是,他是天子,王仲不过是知晓一些后世经验的菜鸟而已,绝对不会有着天子的霸道之气,所以,不和天子的胃口,觉得有些缩手缩脚的。

于是,在发出的圣旨上,许多躲躲藏藏的地方,被天子改的是面目全非,但是却是霸气了许多。

远在富贵山还以为自己能够继续休养的王仲,也没有想到,天子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给他的。准确的说,是给銮仪卫的。

事情不多,只有一件,那就是自今日起,銮仪卫改名锦衣卫,补足兵员,分主天下十三行省布政司。不属卫所,不归兵部,更不隶属于五军都督府,而是天子亲军,归属于宫中拱卫司。

,每一行省设立一千户,京师分为东西南北中以及京郊一共六千户。

如此说来,稍有读书识字的人,都算的出来,天下锦衣卫,共有十三行省二十千户之多。(京师属于直隶,依旧是十三行省一员。所以,一共二十千户。)

指挥使依旧是驸马都尉王仲,镇抚高辉。由于如今兵员尚未补足,所以,首先建立京师六千户。分驻东西南北中以及京郊。

至于锦衣卫的职司责任,则是只字未提。根本没有说明。

而且这道旨意,不经丞相,更不经京师六部。二十有宫中中旨直接发出。明显表示,这属于乾纲独断,天子的意思。

一时之间,所有的朝臣,都被这一道中旨所震惊,就是那些科道言官,想要上书,都不知道该怎么写。

所谓的中旨,就是不经丞相六部,有皇帝直接发出的圣旨,按说是有违朝廷纲纪的。但是,圣旨上写明了,这是天子亲军,不归兵部不属五军都督府,自然也就没有原本卫所该有的军田军屯。和战兵一样,不用屯田。

而且既然是天子亲兵,那就是禁军所属,人家归属拱卫司,和朝廷几乎没有多少关系。不经丞相六部,也说的过去。毕竟天子雇佣一群保镖而已,需要得到官员的允许么?根本不需要。

但是,这群保镖居然还要分驻天下十三行省。这中间绝对有着古怪。这个所谓的锦衣卫,绝对不是普通的天子亲军。否则的话,驻扎京师也就够了,去什么十三行省,每个地方都有,还是一个行省一个千户。

但是,这次的诡异在于,天子按说不会也不应该这么做的,但他就是做了,没有解释,没有说明,朝会的时候,也不提起这件事。所以,作为大臣,哪怕是右相贾旭,都不好开口询问。这是皇家事务,你问个什么劲儿?难道还想窥探禁中?

谁都不愿意落下这个罪名。被皇帝记恨。

于是就这么诡异的一直过了好多天。

在圣旨发出以后的日子里,王仲虽然还是明文颁发的锦衣卫指挥使,但是,却是依旧在富贵山休养。根本没有在京师主持锦衣卫事务,而是由镇抚高辉跟着拱卫司的指挥使许会耀在忙着挑选兵员,安置驻地,在京师各处找了五处地方,作为城内五千户的衙门住所。至于城外京郊,简单,有的是地方,随便都能找到驻扎的地方,禁军啊,谁敢不给面子?

于是,倒霉的人有,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居然是一为闲居京师的勋贵,他叫方国璋。开国勋贵,直接被征用一处京郊别业,成为了锦衣卫的一处驻地。

可方国璋的态度,倒是透出十分的诡异,根本连个屁都没有,二话不说,直接腾空了拿出别业,自己带着家人属下搬去了别处。

不得不说,这位衢国公,别的不多,就是城外别业多。

但是,这也让许多朝臣看在眼里,惊在心里。所以,有关锦衣卫的建立,许多人打定主意,打死都不做出头鸟。等候有人带头再说。

但是,这些人没有等到有人带头,倒是等来了天子的解释。

很简单,有人居然敢于私下隐藏官员转交给皇帝的奏折以及要给与京师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军报。天子有感于传递讯息不畅,所以,命令亲军锦衣卫,分驻天下十三行省,保障大景上通下达的顺畅。过些时日,不排除整合天下驿站以及巡检司的可能。

“蠢货,猪猡,笨蛋。也不看看是什么样的奏折和军报,居然敢于隐瞒销毁?也不看看是什么人发出来的?你以为就他那么精明的存在,对于这种大事,会不询问,是否到了京师?禀报皇帝?”

已得知消息的右相贾旭,在自己的府邸,冲着赶过来的兵部左侍郎左文辉就是一通痛骂。

但是,左文辉也感觉到万分的委屈,毕竟他在上书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川中布政使好按察使两个家伙的胆子居然这么大,敢于把王仲关于松潘的奏折以及军报直接个疑隐瞒销毁不说,还假传诏书,让王仲在冰天雪地,大雪封山的季节,冒着生命危险,紧急赶往京师。使得自己的撤守松潘的上书破产不说,还要和那个小子私下讲和。放过欧阳伦一马。才换的王仲不再对他们穷追猛打。

但是,既然已经答应了,怎么又会扯出这种事情,搞得天子震怒,直接命令皇帝亲军,拱卫司派出锦衣卫,分驻天下?

说句实话,什么传递信息,上通下达,所有的朝臣是绝对不信的。这分明是要把皇权,插手到十三行省的节奏么。

但是,在面对着真的有人拦截奏折,隐瞒军报的事实面前,谁敢提出异议?你是不是他们的同党?

这种所作所为,说的再轻都是砍头的罪过,就是扣个谋逆的帽子,抄家灭族都不为过。谁敢替他们出头?连沾边都不愿意。

搞不好会死人的。谁愿去谁去。

所以,在这种诡异的局面下,明显有着古怪意图的圣旨,居然连一个上书质疑的都没有,包括哪些科道言官。

“看看朕的这些臣子们,以往的时候,一个个打了鸡血一样,争着抢着上书言事,真还以为都是些诤臣呢,没想到人家是知道那些时候,上书,即便是过头了都没事,这一次不一样,可能会有危险,所以,就一个个都做了缩头的乌龟。呵呵,看来,那小子是对的,什么诸子百家,人性善恶,都是狗屁,没有一个好人。”

朝臣的表现,让天子觉得,绝对是人性本恶,那么就要实行严刑峻法,让那些家伙不敢逾越天子的底线,谁敢跨过那条线,嘿嘿,剥皮实草,就不信他们不怕。

“传圣旨,让那小子滚回来,歇的够了,会拉干活,滑头一个,不看着都想偷懒?想得美。老子一个人忙不过来,让他回来,把这件事担起来。”

远在富贵山的王仲并不知道,自己又要被皇帝赶着干活了,还是一件苦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