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机,拜神,各自道了一句喜,
导演给每人发了一個小红包,
在接受记者的采访,塞了红包过去,得到保证,又拍了两组比较容易的镜头,
如此,今日的开机仪式算是完成了。
时间刚好走到中午十二点,演员与幕后在订好的饭店里吃完开机宴后,就各自回家的回家,回酒店的回酒店。
今天的工作算是完成了。
如果按照邵氏以往的习惯,这得算一天的工资。
但现在嘛,除了龙套演员,哪怕是配角,都是按照片酬的,
无非就是多少的问题。
吃过午饭,林清霞还真就拉着施楠生去“庆祝”了。
两人先是在商场一通买买买,还都是用自己男人的附属卡,
刷的那叫一个痛快,一点儿没想着心疼。
施楠生还好点,知道自己男人有多少底,林清霞是真的没顾忌。
一下午花了近五十万。
除了衣服包包之外,还有一款价值十三万的手表和一条二十三万的珠宝项链。
下午五点,两個女人迎着晚风,洋溢着肆意的笑容走在闹市的街头。
轰隆隆的几声响,乌云密布,
顷刻间刚还满大街的人群,开始慌乱的寻找着避雨之地。
林清霞和施楠生反应有些慢,再次准备避雨时,已然晚了一步。
等她们冲进车里,已被大雨淋湿了衣裳。
之前打算去酒馆喝酒的计划,也就此落空了,
只能转而回到林清霞在九龙的公寓楼。
“楠生,你先去洗,我去帮你拿睡衣。”
进了房间,换了鞋子,脱掉身上的外套,林清霞给施楠生找了一条干毛巾,尔后自顾自的擦拭着头发走进了卧室。
不大一会儿,换好衣服的林清霞,拿着睡衣从卧室走了出来,放进盥洗间后,
顶着半湿的头发开始煮姜汤。
“我来吧,你去洗,别感冒了。”
施楠生洗好澡,走向在厨房忙碌的林清霞身边,温柔的接过她手中的活。
林清霞也没矫情,这方面她确实不如自己的好友。
等她洗好美美的热水澡,穿着睡衣出来后,施楠生不但煮好姜汤,还开始做起了晚饭。
林清霞走过去,从身后搂着好友的腰,下巴耷在她的肩膀上,眉眼挽起的问道:
“吃什么呀?”
施楠生耸了耸眉:“你冰箱东西还挺很多,我看这牛排还不错,等会在弄个汤,差不多就够了。话又说回来了,你平时不是不做饭吗,怎么这次准备这么多食材?”
林清霞笑嘻嘻道:“这不是来这边拍戏嘛,前几天我让阿姨收拾屋子顺便买的,也不知她买了什么,做饭嘛,我肯定也是要学一学的。”
“是吗,要不让你来?我也想看看你当贤妻良母是什么样。”
施楠生说着,就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作势要让位。
林清霞赶忙抱紧她,笑道:“诶呀,我就一说你怎么当真了呢,就非得让我说是吃不惯剧组的饭菜吗。”
“所以,终于承认自己不再装亲民了?”
“不装了,再装下去,除了为难自己,也不见得有人说我好。”
去年她在《东方不败》剧组跟着同剧组的演员吃了好几月的饭,就是担心有人会觉得她现在住着男友的别墅,花着男友的钱,心安理得什么的。
回头发现,人家压根不管这些,该怎么说还怎么说。
既然这样,她何苦再委屈自己呢。
就像陈永乐讲的,有苦我们能吃,但没苦不能硬吃。
因此,今年确定了拍戏的位置,就让请了保姆专门给自己做晚饭。
很快,施楠生就煎好了牛排,
林清霞还很有仪式感的,关了灯,点燃两根蜡烛,放着一首抒情的音乐。
“干杯!”
这一夜,两個女人亦如从前那般品着红酒,听着音乐,谈论着女儿家的话题,
又在醉意醺然时,踩着木地板扭动着舞姿...
.......
3月4号,
陈永乐来到《新报》。
望着手中的从内地传回来的数据,嘴角不自觉的。
五天时间,这期《收获》刊登着《大秦帝国之裂变》的杂志销量四十余万份。
比巴老先生预计的还要好。
香江虽然没有内地卖的那么多,但好评如潮。
今早,金镛在《明报》专栏上写道:
“这部小说放在过去,是要被抓起来的。”
他讲的过去,是在旧时代对文学作品的严格审核,言论得不到自由。
而《大秦帝国之裂变》里冲刺着各家言论思想的学说,
别说旧时代了,哪怕往前推十年,三月这個名字也会成为一个禁忌。
金镛这么说也并非是讽刺,相反,对这部小说可谓是极为看好。
甚至在专栏里不吝啬说,此后再有人写秦与春秋战国类小说,必将参考这部作品。
而内地的评价对这部小说也是正面大于负面的。
《收获》更是对这期杂志的销量做出过百万份的预估。
“阿乐呀,你这次算是彻底在内地文坛站稳脚跟了。”
新报的办公室里,罗斌笑吟吟的拿着手中从内地拍过来的报道文件。
这些文件都是内地各大媒体对《大秦帝国之裂变》的一些评价。
其中《人民日报》更是评价三月为当今历史变革小说第一人。
这個评价可谓是直接将陈永乐推上了老牌知名大作家的行列。
当然,也有一些负面的评价,
很多人觉得过度美化了商鞅的形象,洗白了历史人物和事件。
陈永乐压着骄傲的嘴角,故作谦虚的说道:
“罗生言重了,还早还早,这才第五天呢,还不知后面如何。再说了,这份功劳也不全在我,其中一半得多亏张先生帮我润笔和查缺补漏。哦对了,也少不了罗生的鼎力支持,否则单凭我一人绝难成书。”
这倒也全是客套话,陈永乐虽然自问这些年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多提升,
跟早期相比,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
但有些东西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弥补的。
他可以把完整的故事写出来,但其中那些恰当、合适的用词与修辞,以及对古典历史文化的理解,却是极其考验一个人的文化底蕴。
这点,陈永乐从来不否认自己的欠缺。
张文达笑着摆摆手道:“阿乐,过分谦虚可要不得啊,我虽然帮了你不少的忙,但这些并非是无可替代的,单就写故事而言,你已经超越了绝大数的作家,也包括我。”
他很清楚,一部小说的辞藻固然重要,尤其是这类历史小说,好的修辞能够让人快速的代入进去,
但最终还是围绕着故事在进行。
故事写的不好,辞藻再华丽也是空中楼阁。
大部分读者看的小说都是冲着故事去的,而不是各种辞藻的炫技。
不然看什么小说,去看诗词歌赋古文好了。
《滕王阁序》《赤壁赋》《洛神赋》这些哪一部不是把辞藻都写尽了。
今人在想破脑袋,也跟这些没法比。
当然,也不是说辞藻无用,只是在小说里面,辞藻更多的是锦上添花。
核心竞争力,还是故事为主。
罗斌见两人又要互相谦虚個没完,忙不迭的打断道:
“你们就别互相谦让了,总之,都是大功臣,今晚我做东,珍宝阁画舫不醉不归!”
说话间,不等两人作答,转而朝着陈永乐问道:
“阿乐呀,你这第二部要抓紧啊,《收获》那里等不急要接下来的故事了。”
说起第二部,陈永乐讪笑道:
“我尽快,尽快!”
咋说呢,最近花在小说上的时间确实没有以前多。
目前为止《纵横》篇,才刚过一半。
别说一个月了,两个月能写好初稿就是不错了。
罗斌和张文达相视一眼,说:“要不,你还是来新报....”
陈永乐吓一跳,忙着摆手道:
“别,罗生,张先生,我心里有数,放心吧,不会误事的。”
虽然跟钟楚鸿二人过着二人世界的日子别有一番滋味,却也不能总是这样。
天天不是写作就是写作,整个人都跟写作工具似的。
短期内还行,时间长了,真受不了。
“你呀!!”罗斌气笑着虚空指了指,没好气道:
“你自己打算好了,我和张先生是希望你乘胜追击,如今得来的名声不容易,时间拖的太长,损失最大的也是你自己。”
张文达喝了口茶,也跟着颔首道:
“罗生说的在理,阿乐呀,巴老先生这次又发出邀请了,想让去做个专访,我的建议是,不如抽空去一趟。
你自己不也常说,想看看现在的上海到底是何面貌。”
他其实也想去,毕竟在上海生活了近三十年,很多的亲友也都在那里。
陈永乐思忖道:“等第二部完结,我会去的。”
看看这個时代的上海面貌不假,同样他也惦记着上海的房子。
别的不讲,上海的老洋房还是值得买来收藏的。
事情谈好,约定晚饭的时间,陈永乐就没在新报多待,转道去公司吃午饭。
“今天中午吃什么呀,怎么又是烧鹅,我记得前两天吃过的吧,嗯,还有道肉丸汤。”
陈永乐几乎是踩着吃饭点到公司的,一来就自顾自打开摆在餐桌上的保温饭盒。
周惠敏没搭理挑三拣四的老板,见他要伸筷子,急忙的冲过来拦住,气鼓鼓的说道:
“陈总,先说好啦,吃完这顿你就要订下啊!”
“我是差你那点钱的人嘛!”
陈永乐拿着筷子头往挡着自己的小手上一敲,
“诶呀!”
小姑娘疼的手一缩,摸了摸手背,见筷子又要伸过去,来不及顾上疼痛的她,再次伸手挡在前面说道:
“不行,你都吃了四天的白食了,陈总,你是大老板呀,不要骗我们这种小市民好吧。要是,要是真不想付钱,你就早点说,算我倒霉请你吃咯。”
说好的试吃两天,结果这都第五天了,还没给个准信。
她感觉自己大概是被骗了。
“不识好人心,我这是为你考虑好吧。”
陈永乐坐下来,慢悠悠的掀开另外一個饭盒里的汤。
该说不说,周惠敏的妈咪做的饭虽然不如大酒店,但这些家常菜确实不错。
“吃我的白食,还说是为考虑,你是不是以为我是十三点啊!”
周惠敏都快气笑了,真是厚脸皮。
“你倒是也有自知之明哈。”
陈永乐给了个赞许的眼神,就在小姑娘张嘴就要起毛的时候,又接着道:
“你知不知,前两天你妈咪找到公司的人了。”
“什么?”
周惠敏大惊失色,也顾不上跟大老板斗嘴了,忙不迭的问道:
“我妈咪找你了?找你干嘛?”
陈永乐没有作答,视线瞅着挡住跟前饭菜的小手。
小姑娘眼神阴晴不定,犹豫了片刻,还是将悬在上面的手收了回去。
陈永乐满意的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烧鹅尝了尝,还边点头的同时抬手示意盛饭。
周惠敏嘟了嘟嘴,老大不愿意的帮着盛饭,放在大老板手上后,没好气道:
“给,现在总可以说了吧。”
“汤。”
陈永乐眼皮都没抬,慢条斯理的吃着饭菜。
周惠敏咬牙切齿的盛了一碗汤,漂亮的眼眸里全是委屈。
陈永乐也没在继续挑逗她了,边吃着饭,边讲起了事情的经过。
周惠敏上次拿这演唱会门票换来钱的钱回家,谎称这是公司的福利待遇,
说什么老板给自己朋友捧场请公司的高管看演唱会,
她因为是董事长秘书,才有了这份待遇,又舍不得去看演唱会才卖掉换钱的。
还很机灵的只拿了一张门票换来的钱,
其他钱暗地里存了起来。
周妈妈嘴上没说什么,心里起疑。
这次女儿突然揽下这样的好事,就更让周妈妈不放心了。
于是找了同住在一栋楼的财务主管侧面打探了一番演唱会门票的事。
好在这事,周惠敏在当时换门票的时候闹出不小的动静,作为财务主管自然也知道,
于是帮忙的掩盖过去了。
但这不带周妈妈就放下了疑心。
前面演唱会门票还说是福利待遇,但午饭的事就没那么简单了。
她虽然对自己做饭的口味满意,不代表能在陈永乐这种亿万富豪身上一顿饭赚个好几百块。
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心里有疑惑的周妈妈于是在话里话外从财务主管这里打探了一番陈永乐对自己女儿平时的态度,以及工作的情况。
财务主管自然是维护自己的老板,没有说实话,或者讲,没有全说实话。
只是避重就轻的讲了一下周惠敏的工作内容,还着重说了周惠敏的工位并不在老板办公室。
如此,周妈妈才安心不少。
事后,财务主管自然是跟老板汇报了。
陈永乐听完觉得麻烦,本来中午吃什么都有固定的餐厅。
无非是见周惠敏这么一心想赚钱,才给了这个机会。
但人家妈咪现在多想了,也就没必要继续下去。
没直接用饭菜做的不好吃的借口,就是照顾着小姑娘的面子,
“你现在明白了吧,我这是吃白食嘛?明明就是为你跟你妈咪之间的关系考虑。
你想想啊,要是我直接说出来,你是不是要回去跟你妈咪吵架?
所以呀,你现在知道我的用心良苦了吧....”
陈永乐一边巴拉巴拉的说着,一边夹菜的筷子没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