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3章 鱼也可以拍卖

张启不清楚这个时代的鱼价,心里直犯嘀咕。

也不能乱要啊。

乱开价不合适,一点儿也不合适。

他挠了挠头,看向阎埠贵,一脸求助的模样:“三大爷,您见多识广,您给瞅瞅,这鱼卖多少钱合适?”

阎埠贵眼珠子滴溜溜一转,伸出两根手指比划了一下:“这鲫鱼啊,一条怎么着也得这个数。”

那个钓鱼佬满脸疑惑地问:“阎老师,你说的是两块?”

阎埠贵摇摇头,一脸笃定地说道:“两块?一分钱也不能少。你要是不要,我就要了。这鲫鱼好吃得很,拿回去还倍有面。您说是不是?”

一个光头的钓鱼佬瞪大了眼睛:“这么贵?”

阎埠贵撇撇嘴:“这你就不懂了吧,现在这年月,这么好的鲫鱼可不好找,两块都算便宜的。”

那要买鱼的钓鱼佬实在眼馋这两条肥美的鲫鱼,点点头,“行,两块就两块,这两条我要了。”

张启赶忙说道:“大爷,您自已捞。”

两条鲫鱼,卖了四块钱,真不错。

彼时,全国月平均工资大约 33 元。

还有那么多鱼,张启想到了后世的拍卖。

鱼也可以拍卖。

张启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各位叔叔大爷,其实我是不想卖的。我们四合院的何大清何大爷在红星轧钢厂的食堂上班。不愁销路,而且价格高。你们如果谁实在想要,我可以忍痛割爱卖给你们一些。”

一个瘦高个的钓鱼佬说:“我要那条草鱼,最大的那条。送给领导上档次。”

张启冲着阎埠贵耳语了几句。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提高了嗓门:“好说。谁相中那一条或者那几条,直接报价,价高者得。”

瘦高个的钓鱼佬毫不犹豫地说:“我一口价 8 块钱。谁出的更高,我继续加。”

阎埠贵倒吸一口气,心中暗叹:真狠,这是势在必得啊。

半晌,没有人应声。

张启说道:“咱们定好规矩。两分钟内没有人加价,直接成交。”

瘦高个的钓鱼佬着急地喊道:“都超过三分钟了。小伙子,钱你拿着。”

他把十块钱递给张启,张启找了他两块钱。

那个钓鱼佬抱着那条草鱼美滋滋地走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花了八块钱,能在领导面前露个脸,扬眉吐气一番,这钱花得真特么值。

张启最发愁的是那几些泥鳅,他指着那几条泥鳅说道:“各位大爷,这泥鳅打包一起卖,谁想要就请出价,价高者得!”

无人应答。

这时,一个钓鱼佬捂着腰凑了过来,一脸急切地说道:“泥鳅那可是好东西,你们不要我们全要了。这玩意儿大补哟!我出 13 块钱。”

大补?

张启闻言捞出来一条,笑着说道:“大爷,我留一条,您拿剩下的。”

“小伙子,年纪轻轻腰应该没有问题。既然你想吃,我也不说啥。其他的泥鳅,我出 12 块钱。年纪轻轻,可不能未老先衰,身亏了以后有你后悔的时候。”

张启无言以对,只能无奈地笑笑。

对象都还没有呢?

不需要解释,越描越黑。

阎埠贵下意识地摸了摸老腰,“这腰啊,就是运动的本钱。”

这话一出,众人哈哈大笑,直说阎埠贵是 “一语中的”。

几位钓鱼佬下意识地抹了抹腰。

那眼神,皆是志在必得,仿佛这泥鳅就是 “救腰稻草”。

“我出 13!” 另一个钓鱼佬不甘示弱,那架势像是 “志在必得”。

“我出 16!” 又有一人高声喊道,声音里透着股 “豁出去” 的劲儿。

“我出 19!”

“19 块钱,一次!”

“19 块钱,两次!”

“19 块钱,三次!”

张启兴奋地一拍手,“大爷,还是您的,成交!”

最后,19 块钱成功卖给了初次出价的钓鱼佬。

他爽快地付了钱,迫不及待地捞起泥鳅,装进水桶里,欢天喜地地走了。

张启紧接着又指着四条活蹦乱跳的鲢鱼。

他高声吆喝道:“各位大爷,瞧瞧这四条肥美的鲢鱼,头大身子圆,那叫一个鲜嫩!谁想要啊?”

一个胖乎乎的钓鱼佬眼睛一亮,连忙凑过来:“这鲢鱼看着新鲜,我出 8 块!”

“嘿哟,您这价可不够看,这鲢鱼可是水中的宝贝。那我出 10 块!”

另一个钓鱼佬紧跟着出价,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

“我出 12 块!” 之前那个胖乎乎的钓鱼佬一咬牙,提高了价格,“可不能让这好鱼跑喽!”

这时,人群中又冒出一个声音:“15 块!”

张启心中暗喜,喊道:“15 块钱,一次!”

“15 块钱,两次!”

“15 块钱,三次!成交!”

买走鲢鱼的钓鱼佬喜滋滋地付了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张启原本的那个钓位挤了一群人,一个个摩拳擦掌,满心期待能像张启那样收获满满。可忙活了半天,愣是一条鱼也没有钓上来。

既然钓不到鱼,索性就买吧。钓鱼佬们趋之若鹜,纷纷围向张启。

“给我来一条!”

“我也要!”

“别挤别挤,都有份!”

张启和阎埠贵忙得不可开交。

一会儿的工夫,仅仅剩下剩下三条鲤鱼、两条草鱼和一条泥鳅。

张启大声说道:“各位大爷,剩下的鱼,我贵贱不卖了。”

一些钓鱼佬没有买到鱼,脸上满是遗憾,连连叹气。

“小伙子,那等你下次钓到鱼,我们再买。”

“好的,各位大爷。”

阎埠贵笑着说道:“各位钓友,下回见。拜拜了您嘞。”

阎埠贵今儿也没有少出力,张启送给阎埠贵一条鲤鱼,一条草鱼。

“三大爷,这两条鱼送您了。”

阎埠贵连连摆手,“张启,该多少钱,我给你多少钱。”

读书人还是要让一让。

他精打细算,肯定一分钱也不想给。

就是惯性操作,客套一番。

“三大爷,您就放心收着,一分钱不要。要不是您让我来什刹海,我哪能钓得上鱼啊。不是我钓的,是您自已钓上来的。”

阎埠贵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张启,你真是个讲究人,比那个贾东旭强一百倍,四合院二代中,我就看好你。其实我们家解放长大也会很争气。”

阎埠贵高兴得不行。

可以在易中海、刘海中和何大清面前炫耀一番了。

两个人拎着水桶,拿着钓鱼竿,一路上有说有笑,离开了什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