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章 回到汉东,麻袋装钱

疾驰的火车上,李响翻看着祁同伟替他大改后的论文,心情愉悦。

导师要求的各个点,基本都满足了。

只要可以顺利参加论文答辩,还要什么自行车。

他收起论文,对祁同伟说道:“伟哥,你真的牛啊,逻辑清晰,观点新颖,我感觉我这次论文肯定没问题。我导师要是再找麻烦,那就是没事找事。”

这才是好哥们。

侯亮平最多喊过个李响学长,响哥。

指望那个学弟替他弄论文,简直是做梦。

幸好有祁同伟。

否则,李响怀疑自已论文可能会直接被毙掉。

祁同伟淡淡一笑,“李响,这都是小事,别放在心上。”

论文能卡一批人。

特别是参加工作以后,尤其是高校教师,不会写论文,简直是如同炼狱。

还得有一定数量的核心,所以都很卷。

也有这个原因,祁同伟才拒绝高育良,不留校。

重活一世,还去写一辈子论文,真的是没劲到家了。

一路上,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着毕业论文,探讨着可能被分配到什么地方。

临近导师定的终稿的最后时限,火车抵达京州火车站后,李响匆匆告别祁同伟,坐上公交车,回到汉东大学。

祁同伟背着包,拎着行李,辗转回到了嶙县祁家村。

....................................

祁同伟回到家,先把徐升送给祁同慧的礼物,给她放在屋里。

随后,他从包里拿出两身衣服。

这是他在沪市专门替父母买的。

“爸,妈,我给你们一人买了一身新衣服,快试试看合不合身。”

闻言,祁同伟的父亲祁瑞民和母亲田瑞丽,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

“同伟啊,你这孩子,咋乱花钱呢?我们这衣服还能穿,不用买新的。” 祁瑞民皱着眉头,嘴上嘟嚷着。

家里穷啊,他都不记得哪一年自已穿过新衣服。

田瑞丽叹了口气,“同伟,就是就是,你爸说的对,咱们家没有啥收入,得省着点花。”

虽然嘴上这么说,他们的眼睛却忍不住往新衣服上瞟。

那微微颤抖的双手和眼角藏不住的笑意,分明流露出他们内心的喜悦。

祁同伟看着父母的模样,心里既酸涩又温暖。

“爸,妈,这是我第一次给你们买衣服,你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穿件新衣服了。咱们家以后会越来越好的,这点钱不算什么。”

两个人手忙脚乱进了屋。

不一会儿穿上了新衣服。

虽然也不是什么名牌,却是他们穿过最好的衣服。

祁瑞民咧嘴笑着,“同伟,刚好合身。还挺好啊。只要你有出息,我就知足了。”

他一点也舍不得穿,转身又进屋,换上原来的衣服。

田瑞丽穿上新衣服,在镜子前转了一圈。

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

新衣服就是好看,人感觉也大变样。

她想起来炒股的事,连忙走出屋,“同伟啊,这次出去炒股怎么样了?”

她想问,是不是亏钱了。

却觉得不吉利,没有问出口。

祁同伟笑着回答,“爸,妈,你们放心吧,很顺利,赚了不少钱。我待会去银行取钱,咱们把之前欠乡亲们的钱都还了。”

“真的?那太好了!” 田瑞丽脸上满是惊喜。

“妈,真的,您把账本拿出来,我今天要把欠下的债全部还清,咱们以后再也不欠别人一分钱。”

祁瑞民补充道:“同伟,就是还清了钱。乡亲们的恩情必须记着。你将来有出息了,别人有啥事,你必须帮。不然,咱们会被别人戳脊梁骨。百年以后,牌位估计都不能进祠堂。”

电视剧中,祁厅长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七大姑八大姨,亲戚、祁家村的村民能安排的,他都安排。

甚至在黑化之后,尝试着帮村里的犯脱罪。

还是高育良及时阻止了。

某种程度上,祁瑞民口口声声的宗族观念也导致祁厅长走上黑化之路。

这样的“忙”,这一世绝对不能帮。

违法的事情不能干。

祁同伟递给祁瑞民一根烟,“爸,您说的没有错。但是,要看是什么事。违法的事,我肯定一件也不会做。”

祁瑞民点燃香烟,抽了一口,“同伟,反正我不管。该帮的,能帮的,你必须帮。”

田瑞丽翻出来账本,递给祁同伟,“我觉得同伟说的对。咱们总不能帮了别人,害了自已。”

祁同伟一页页翻看着,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笔欠款。

几千到几块钱不等。

那些数字曾经像石头一样压在他们一家人的心上。

“爸,妈,咱们苦日子到头了。”

祁瑞民和田瑞丽点着头。

他们盼望的这一天终于来了。

....................................

祁同伟找来村主任祁瑞信和村支书祁瑞忠,三个人一同前往银行。

好在祁同伟提前打电话预约了,取钱过程十分顺利。

看着整钱零钱堆积如小山,两人都不禁瞪大了眼睛。

装钱的时候,祁瑞信和祁瑞忠只相信麻袋。

麻袋装钱,心里踏实。

村民借给祁同伟的近30万被装进一个麻袋。

祁瑞信立刻系上麻袋,生怕钱飞了。

祁同伟决定按比例分给村民的收益 18 万,又装了一麻袋。

还乡亲们欠款的钱,祁同伟装进了包里。

他还往祁家村的对公账户里存了 26 万。

村里还是穷人多,哪一家万一遇到困难了,可以拿出来一部分应急,或者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可以按照考上的学校层次给一定的奖励。

他希望村里有机会读高中。

家里有困难的孩子,都能够顺利读完高中,参加高考。

彼时,考大学,还是穷人家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

回忆起祁厅长的过往,他曾期盼着知识改变命运。

然而,最终他发现改变命运的是权力。

或许,祁厅长的黑化,也是对于权力的执念。

尤其是晋升副省长没有机会之后,他便破罐子破摔,孤注一掷。

祁同伟存进母亲田瑞丽账户 50 万。

他打算把这笔钱作为启动资金,让村里搞点实业。

砖厂和建筑队必须尽快提上日程,河里可以搞定水产养殖业。

这些都有望帮助乡亲们致富。

他自已的两张卡各留 50 万。

剩下的钱全部存在父亲祁瑞民名下。

想着家里那破旧不堪的房子,祁同伟下定决心:家里的房子实在是太破了,掀了重建。

夕阳的余晖洒在三人身上,他们坐上毛驴车。

祁瑞信一边摸着麻袋,一边感慨道:“同伟啊,你这孩子可真是咱村的大救星!谁能想到你出去这一趟,就赚了这么多钱,还想着带大伙一起致富。”

祁瑞忠也点头附和:“就是就是,以前咱们村穷得叮当响,这下可算有盼头了。同伟,你有这本事,有这心,真是难得!”

祁同伟笑了笑:“叔,这都是大家信任我,愿意借钱给我才有今天。我不能忘本,能为村里做点事是应该的。”

祁瑞信搂着麻袋,闻着钱的味道,“你这娃,从小就聪明有出息。现在更是不得了,带着这么多钱回来,咱们村的好日子要来了!”

祁瑞忠拍了拍祁同伟的肩膀:“同伟,以后村里的发展就靠你多费心了。你说要搞砖厂、建筑队,还有水产养殖,我都听你的。”

“叔,你们放心,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至于怎么搞砖厂,咱们村的建筑队。我建议开村民大会,群策群力,让咱们村富起来,让大伙都过上好日子!”

祁瑞忠附和道:“同伟说的对,同伟指了路,咱们干就是了。”

三人一路说着笑着,毛驴车缓缓进了祁家村。

....................................

“嘚嘚嘚!”

毛驴车直接进了村委会,村主任祁瑞信和村支书祁瑞忠发动村干部,张罗着把钱发给村民们。

“来来来,发钱了,大伙都排好队,按顺序来啊!”祁瑞信扯着嗓子喊道。

麻袋被打开,一捆捆的钱往桌子上一摆,那场面真是壮观。

村民们听到消息,纷纷赶来,排起长长的队伍。

“哎呀,这可真是太好了!”

“同伟这孩子真有出息,不忘咱们大伙!”

另一边,祁同伟、祁瑞民和田瑞丽拿着账本,带着钱,挨家挨户还钱。

走进村民祁瑞山家,祁同伟把钱点好,放在桌子上,“大叔,之前我们家借您的钱,今天来还啦,借一还二,谢谢您当初的信任和帮助。要不是您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我们家还不知道怎么熬过来。”

祁瑞山惊讶得瞪大了眼睛,连忙摆手说道:“同伟啊,不用这么多,咱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当时借给你们钱,也没想过啥回报。你给我本金就行了。”

祁同伟坚持道:“大叔,您就收下吧。这不仅仅是还您的钱,更是我对您的感激。我不想欠着大伙的情,您要是不收,我心里会过意不去。”

祁瑞山见祁同伟态度坚决,只好收下,“同伟啊,你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孩子。”

就这样,一家接着一家。

每到一家,祁同伟都是寒暄问候,简单唠几句家长里短。

终于,还完了最后一家。

祁瑞民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这么多年了,总算把债都还清了。这心里啊,一下子敞亮了。”

母亲田瑞丽也热泪盈眶,哽咽着说:“是啊,无债一身轻,以后的日子有盼头了。同伟你真给咱们家争气,我们终于可以挺直腰板过日子了。”

祁同伟把两个存折分别递给父母,“爸,妈,咱们家会越来越好。咱们村也会摘掉穷帽子。”

三人抱在一起,久久不能分开。

苦尽甘来,各种滋味谁又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