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7章 买下店铺

将何雨柱请到八仙桌前坐下,李广德又喊着他媳妇儿给何雨柱倒茶,他拿出个本子问道:“小何师傅,你想寻个什么样的店铺?是想租还是想买下来?要多大面积的?大概多少钱的?位置有什么要求吗?”

不愧是做房屋掮客的,问的问题就是专业。

何雨柱连忙说道:“李大哥,您叫我柱子就行。”

这时李广德媳妇儿给何雨柱倒了茶过来:“来,柱子先喝杯茶。”

何雨柱赶紧欠身说:“谢谢嫂子。”

然后他又对李广德说:“李大哥,我想踅摸个带院子的店铺,前店后坊那种,我是想开个卤菜店,就是卖各种卤菜熟食的。

院子要有地方处理食材,最好带水井,或者接了自来水也行,另外要能住三四个人,有两三间屋子能改造厨房的。”

见李广德一边听一边点头,何雨柱又说:“如果店铺合适的话我就买下来,价钱都好说,我娘当年还是给我留了点儿钱的。

至于店铺的位置,最好就在这王府井大街附近,朝阳门内大街到长安街之间都行,最好是临街的胡同口位置。”

听了何雨柱说的要求,李广德点了点头:“你想找的这种店铺,我还真知道有两个要卖的。”

他低头翻看了一下手里的本子才说:“一个在西堂子胡同,靠甘雨胡同的第三家。

另一个在北官场胡同,靠着灯市口西街,不过这个店铺就要大不少,价钱也更贵一点儿。你什么时候有空,咱们先去看看?”

何雨柱低头想了想说:“我一会儿还要回师父那儿处理点事儿,您看能不能下午去行不行?”

“行,下午你直接过来找我,我带你去看店铺。”

跟李广德告辞后,何雨柱回到了师父家,换了个卤菜方子,将头天处理好的另一半猪头猪蹄猪尾巴和下水卤制出来。

师父朱加德尝过后,觉得还是跟头天一样,这个卤菜方子适合卤制肉少骨头多的食材,像卤制猪肉、猪蹄和猪头肉,味道就太杂了。

吃过午饭,何雨柱让雨水待在师父家,他借了师父的自行车又去找李广德,约了下午看店铺,他想早点儿过去。

先去看的是北官场胡同的那个店铺,这是个带院子的铺子,占地面积有三百八十平方米,前面的门脸儿有三间,加起来大约有十五米。

后面是个一百六十平方米的院子,院子里已经接进了自来水,后面是一栋两层楼房,另外还有厨房、柴房和地窖。

而且这个店铺的位置很不错,是临灯市口西街的第二家,这一片都属于繁华地段。

只是卖家要价太高了,要二十五根小黄鱼,何雨柱觉得这价格有点儿虚高。

又跟着李广德骑车去了看了西堂子胡同的那个店铺,那铺子就差了太多了,首先位置就太过偏僻,前后加起来八间屋子也很是老旧。

院子也小,还不到八十平方,而且没有水井也没接自来水。

何雨柱看过后就摇头,连价钱都没问就跟李广德说:“李大哥,这个铺子不大合适,您看能不能帮我再找找?”

李广德挠挠头说:“我找几个朋友问问吧,看看他们手头有没有你要求的这种房源。”

连续三天,何雨柱都是上午去师父家做卤菜,下午跟着李广德去看店铺。

五种卤菜方子全部做了一遍,又增加了鸡脚鸡翅、鸭掌鸭翅鸭头鸭肠鸭脖子、卤牛肉、卤香干、卤毛豆、卤花生等品种。

最终在师父的指点下,针对不同的食材,选择了三种卤菜方子,朱加德又帮忙进行了微调,

按照师兄朱秉益的说法:“柱子啊,你做出来的卤菜绝对是京城一绝,我就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卤菜。”

接下来的几天,何雨柱就跟着李广德在王府井大街周围到处跑,看了七八家店铺。

最终,何雨柱选定了大甜水井胡同和晨光街交界的一个店铺,这是在十字路口的东北角,一个新建的带院子的店铺。

这个院子在战乱年间被摧毁了,是建国后才重新修建的,这个店铺连同院子,占地面积有五百一十平方米。

前面的五间门脸儿一半是对着大甜水井胡同,一半对着晨光街,店面就有一百八十平方。

里面是一个一百二十平方的院子,院里已经接了自来水。

后面是一栋两层楼房,一楼是厨房、库房和伙计的宿舍,二楼是掌柜的办公室、接待室和两间卧室,是留给东家和掌柜的偶尔住的屋子。

这个店铺要价比北官场胡同的那个店铺还高,足足要二十八根小黄鱼。

不过这个铺子不管是位置还是店面的格局都比北官场胡同的那间铺子要好,面积也要比北官场胡同那间大,而且还是建国后重新修建的。

这也就是那店铺的东家要出国,才要把手头的那些固定资产全部卖掉。

有朱加德的面子在,李广峰也算是尽心尽力了,他帮何雨柱约了对方见面商谈。

李广德牵线,何雨柱在安福楼订了一桌席面,宴请了店铺的东家简家大少简嘉伟,价格就降到了二十五根小黄鱼。

以前一直是跟对方的管家谈的,那是一点点磨才磨到了二十八根小黄鱼。

可请到简家能做主的大少,都没谈价,喝几杯酒,奉承几句,提都没提店铺买卖的事儿。

最后简大少临走前,一拍何雨柱的肩膀:“你小子不错,那铺子你就二十五根小黄鱼拿走。”

不仅是这个年代,就算到了后世也是如此,那些高管总经理谈生意是寸土不让,可只要找到对方老板,对了他的脾气或是要卖人情,那亏本都无所谓。

李广德不愧是专业房屋掮客,有了他的帮忙,何雨柱在一天时间就办好了店铺的过户更名,拿到了“土地房产所有证”。

他还给何雨柱介绍了个搞房屋修缮的老师傅,那老头姓刘,据说祖上曾是螨青内务府营造司的工匠,因为手艺高超,还被赐予了从七品的官身。

螨青垮台后,刘家就自已组了一班人马,都是家族子侄,专在京城接一些房屋建造和修缮的活儿。

这年头也没有专业的装修公司,一般都是一位老工匠带着几个十几个徒弟和帮手接这种活儿。

那个店铺以前是简家开的南北干货铺子,不仅有香菇、木耳、紫菜、红枣、桂圆、花生之类的。

也有鲍鱼、鱼翅、海参、花胶、淡菜、瑶柱、银鱼干、牡蛎干、虾干虾米虾皮和干贝等海味干货。

甚至还有桂皮、辣椒、花椒、大茴香、小茴香、胡椒等调味料,生意一直挺红火的。

直到上个月简老爷子决定全家迁徙,把简家在京城的所有产业都卖了,这南北干货铺子才关张歇业。

何雨柱过来交接时,铺子里的那些干货还没搬走,后院一楼还有三间仓库也都堆满了各种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