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5章 定亲

看着叶彩云走进京城医学院大门,何雨柱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无惊无险的过了这一关。

看她们今天谈笑风生的样子,阿娜日和洪芸应该都对叶彩云的印象不错吧。

夜里,果然阿娜日和洪芸都在东厢房等着他,说起她们对叶彩云的看法,阿娜日提醒他:“柱子,这叶彩云可不是个好糊弄的,你自已可要注意。”

回到甘雨胡同小院,一进厅堂,就看见雨水这丫头,正愣愣的坐在那儿发着呆。

何雨柱走过去,伸手在她头上揉了揉说:“干啥呢?怎么没跟问问他们一起玩儿,就一个人坐这儿发呆。”

小丫头抬起头看着哥哥说:“哥,你跟叶姐姐结了婚,不会不管我吧?”

“傻丫头,哥怎么可能不管你,你可是我亲妹妹,是我唯一的血脉至亲,就算你嫁了人,我也不会不管你的。”

雨水这才露出笑容,她伸出小指头说:“这可是你说的,咱们拉钩,以后可不许反悔呀。”

何雨柱也伸出小指头勾住她的指头,就听小丫头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骗人就是猪八戒。”

说完之后,这丫头才笑嘻嘻的跑出去找小伙伴玩了。

只是何雨柱还是从她的笑容中看出了一丝勉强,这丫头怕是还有些不安吧。

接下来的时间里,何雨柱在工作之余,就趁着票证时代即将到来之前的这段时间,四处购买一些糖烟酒茶之类的。

至于米面粮油和鸡鸭鱼肉这些,他已经囤的差不多了,就算那三年的困难时期物资供应再紧张,他也没啥担心的。

星期天何雨柱则去陪陪叶彩云,阿娜日和洪芸都对她印象挺好,并没因此影响几人之间的关系。

元旦这天,何雨柱和师父师娘上午就赶到了校场口三条叶家住的大杂院,订婚还是有个流程的。

按照华夏的老传统,是以婚书为凭,入印为信,代表着一生一世的承诺,这婚书通常指的是订婚书。

只是何雨柱这订婚书有点儿特别,上面写清楚了大致的婚期、流程、彩礼和嫁妆这些,然后双方以及家长签字画押。

这也是婚礼推的时间比较长,师娘担心将来有变,这彩礼给了就要有个凭证,才搞了这么一份协议似的订婚书。

中午的定亲宴,就摆在叶家住的这院子里。

叶家的亲戚也不少,叶家父母都是京城人,这家里大闺女的订婚宴,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

加上叶父的工友和街坊邻居,总共摆了六桌,这还是请的客人一家就只来一个人,不然六桌都不够。

掌勺的是叶父请的,是南城这边的口子厨,一位姓于的中年厨师,还带了两个徒弟。

洗菜这些的都是院子里的大妈大婶帮忙,桌椅板凳也都是各家凑出来的,何雨柱提前送了三十斤猪肉过来,看着倒是全用上了。

做的是京味菜式,上了京酱肉丝、抓炒鱼片、京城粉蒸肉、干炸丸子、醋熘木须和肉丁炒酱瓜这几道荤菜,还有清炒土豆丝等四道蔬菜,一桌十道菜。

好在这个时期物资供应还算是比较充裕,加上何雨柱送来的肉也比较多,要是再过几年摆酒,想要这么丰盛就很难了。

晚上的酒席倒是不用费神,就在丰泽园饭庄包了五桌,何雨柱这边没啥亲戚,就靠师父撑场面了。

何雨柱同叶彩云跟师父师娘、街道蒋主任、刘副主任、东城区副食品公司程经理、卤菜店的公方经理沈乐平,还有街道办两名干事坐了主桌。

几位师兄带着媳妇儿,还有李广德他们坐了一桌。

阿娜日和洪芸她们带着几个孩子坐了一桌。

卤菜店来了十来个人,除了朱芳烈这些老人,还有肖长明他们。

另外何雨柱开卤菜店的这些年认识的一些朋友和以前交好的供应商、关系户,林林总总的也坐了两桌。

他没有请南锣鼓巷四合院的那些人,现在跟那些人的关系都疏远了,何雨柱更希望以后也别再拉近关系。

热热闹闹的元旦过去,何雨柱算是定了亲的人,卤菜店的人也都知道了何雨柱已经定亲,只是因为对象还在读书,才没有结婚。

毕竟他现在已经可以说是虚岁二十二的人了,正常情况也应该结婚了,一直单着,就会有各种不靠谱的风言风语传出来。

五六年元月,京城全行业公乛私合营全部完成,数十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京城资夲主乂工商业已经全面改造成功。

市面上的商店再也没有一家私营的,虽说都是公乛私合营,不过公方处于领导地位,原业主没有了企业经营权,国家派驻干部负责企业经营。

只是并非所有企业像一品香卤菜店这样好运,碰到了沈乐平这样一位懂得经营的公方经理,更多的是外行指挥内行,把企业搞得一团糟。

像东来顺的公方经理就在经营管理上做了很大的“改进”,店里的餐桌翻了倍,切肉的工人却没增加。

为了图快,东来顺只能忽略肉片的质量了,一斤切六十片的羊肉片变成了三十片,涮出来成了一块块的。

而且公方为了服务大众,还将肉价降了一大半,原本一块二毛八一斤的羊肉降到了一块零八分一斤。

这亏本的价格只能从其他方面补回来了,采购的羊肉只要价钱合适,也不管质量,羊肉质量不好,涮出来的肉片嚼不动。

其他的配料配菜也都用的便宜货,酱油不甜、芝麻酱粘舌头、糖蒜又苦又辣,就连辣椒油都变成了辣椒糊。

全聚德的烤鸭、六必居酱园的酱菜质量和口味也都大幅下降,这还是那些有名的老字号都是如此,其他企业就可想而知了。

好在一品香卤菜店申请公私合营的时间早,那时派驻到卤菜店的公方经理选择的余地比较大,沈乐平就是其中很优秀的。

他以前就在商行干过,还是个襄理,有管理经验,卤菜店的生意在他的管理下蒸蒸日上,每个月的收益比何雨柱自已经营时还要多。

除了他本身经商的经验比何雨柱丰富,有老领导老战友的支持和帮助,还有就是因为何雨柱以前也没想着能赚多少钱。

他开这家店一方面就是想等到公乛私合营之际混个编制,这次运气不错,还得了个管理岗。

另外就是开卤菜店能够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不声不响的采购大量粮食和肉类,他要保障自已和家人在以后的票证时代能活得滋润些的。

好在他的目的也都顺利实现,不然要等到这全行业公乛私合营,再买粮食肉类和其他物资就不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