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2章:下马关野战一

大军将所有明军俘虏抓捕后,便快速赶往花马池,将曹氏叔侄和俘虏全部看押。

稍微修整一番,听完司马乘的分兵之策,周铭很感慨。

不愧是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

对大局把握的很细,知道趁着杨鹤退兵,快速占领有利城堡。

周铭对手下将军,有很大的自主权。

还没成长起来,就想着稳军权的诸侯,肯定是最先死的那一批。

哪怕是朱元璋,也知道打下江山,才逐一收回兵权。

既然大局己定,周铭便赶往下马关。

至于杨鹤大军,周铭己经放弃追赶,和他硬碰硬划不来。

何况以他们的速度,应该己经到达清平关,那里地形复杂多变。

西夏人跟北宋,你争我夺一百多年,都没分出个结果。

周铭自然没那个心思,去跟大明玩。

有空打西域和蒙古草原,甚至打建奴,都比在这个时候,跟大明死磕的好!

大明的人口太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在人心未散前,还是不要太过逼迫。

周铭这次主要目标。

一个是打击固原镇明军。

再就是将环县,至葫芦峡以北。所有的百姓迁徙到宁夏平原。

至于装不装的下,先把房子烧了再说!

实在不行就往草原上迁徙嘛。

还有各种水源也要断掉。

将这一片区域,变成荒无人烟之地!

这样才能预防朱由检反扑。

这败家玩意,自己家里都弄不明白,天天盯着野猪皮一家搞。

说不定哪根筋不对,就跟自己死磕!

不是说这种方法不对,而是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还不够学习吗?

当来到下马关时,整个关头很安静。

要不是城头飘扬的秦字旗,周铭还以为下马关,己经失守!

进入关内才知道,因为关内增兵,对面的侯世禄也察觉得到。

毕竟大明的总兵,都是拼杀上来的,这点战场嗅觉还是有的。

你可以说他们贪,但是不能说他们菜。

辽东数次大战,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文官或者太监拖后腿。

守城的关键时刻,心大到收留蒙古人,不知道科尔沁己经投降建奴吗?

这些文官和太监的心思,很难猜测!

至少战死那么多总兵,也没见几个太监和文官丢命。

周铭拿出下马关,为数不多的肉和酒。也算是犒劳大军,为第二天的血战做准备。

这次的明军,这次能留下多少,就留下多少,削弱固原镇的实力。

为将来进入关中做准备。

第二天清晨,天空依旧朦胧,而秦军己经全部出关。

所有骑兵都在为战马进食,同时为其按摩,疏通筋骨血气。

关内也出兵五千,凑够西万大军。

可惜,侯世禄明显是知兵之人。

提前安排的夜不收,己经发现下马关这边的变化,并向他汇报。

所以。

在周铭整列军队时,他也是安排阻击。

下马关这个地方,一边都是黄土高坡,一边是沟壑满地,想逃都没地方逃。

这秦逆的情报,侯世禄知道的不多。

却也能推算的出,秦逆肯定不缺马!

能在马家手里夺取宁夏,实力方面不说,肯定有不少的马军。

随着侯世禄排兵布阵,大盾一个接一个排列,后面则是长长的拒马枪。

弓弩手更是整装待发。

而侯世禄自己的两千家丁马军,个个都是身着锁子甲加扎甲。

周铭站在下马关的瞭望塔上,虽看不清装备,但是从排列上,也能窥探几分!

罕见的露出凝重之色。

这种地形,不能按照老旧的打法。

这种地形,根本不适合游猎,因为两侧没有那么大的空间。

重骑兵就算冲进去,也会因为速度降低,被砍断马腿。

最终不过是被拖死!

马上就要开打,周铭急匆匆的走下瞭望塔,向孟程的帅台走去。

“秦虎,跟本王上阵!”

本来觉得西万大军,打五万多明军,也不会有多大问题。

便想让孟程代劳,同时培养一下他。

看来这次是不行了。

当周铭站到帅台上,孟程也没有多言,立即站到帅台下。

“孟程,命你率领五千步卒,和三千长弓手,正面推进!”

“与对方步卒贴身肉搏时,听到三声鼓,立即向两侧散开!”

“如有迟疑,军法处置!”

“末将接令!”

孟程接令后,立马点步卒五千,开始向明军大阵缓步移动。

至于三千长弓手,将战马放下后,跟着步卒的脚步跟进!

周铭看着大军上前,暗道一声可惜!

要不是火药己经耗尽,破这种乌龟壳,肯定是红衣大炮最合适。

这么密集的阵型,只需要几十发跳弹,就能将对面轰成碎渣!

“长弓手听令,八步一箭,射!”

当双方距离两百米时,孟程当即下令。

这个距离虽很难破甲,但是对面的明军着甲率不高!

至于八步一箭,要的就是火力覆盖,逼迫明军主动接战。

当箭雨跨过盾牌手,落在明军中间时,顿时造成大量伤亡。

甚至一部分,穿着皮甲得明军,也被穿透胸甲,入肉三分。

顿时各种惨叫声,接连不断!

侯字大旗下,正在咀嚼肉干的侯世禄,差点咬到舌头,惊叹的说道:

“这什么弓?这么远还有如此力道?”

突然想到什么,侯世禄急忙下令道:

“传令,所有人原地抵挡,违令者斩!”

家丁接令后,立马冲进边军中,瞬间结果乱跑者数十人,才将大军重新稳定下来。

可惜,八步一箭的密集火力,让稳下来的大军,再次骚乱起来。

不过秦军这边也进入明军射程。

侯世禄管不到底下的参将,但是将他们的弓箭手聚集起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接近五千弓箭手,开始对秦军反击。

一百米的范围,明军射出的破甲箭,杀伤力己经不弱。

而秦军这批步卒,大部分都是棉甲,只能依靠自己去躲避。

瞬间死伤两三百人,哀嚎一片!

站在帅台上的周铭,不由的感慨道:

“大明人才,何其之多矣!”

“朱由检稍微成才些,别管那么多事。”

“也不至于在他手里亡了国!”

侯世禄这种人,就最应该重用。

这种世袭百户,对大明的忠心,肯定没有太大问题。

加上其,一路从百户拼杀到总兵,肯定有两把刷子。

要不然还不被蒙古人活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