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的时光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发榜的日子。
刚到辰时,颜旭鸣便带着家人匆匆赶到发榜处。此时,那里早己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弥漫着紧张又期待的气氛。
颜旭鸣在人群中努力挤到靠前的位置,眼睛紧紧盯着即将张贴榜单的墙壁。
颜旭辉抱着颜楚曦,和刘氏、颜老太在稍远处等待,他们的目光也一刻不离开颜旭鸣的背影,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期盼。
随着一阵清脆的锣声响起,考官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稳步走上前来,开始张贴榜单。
一时间,原本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死死地锁定在那张即将决定命运的黄纸上。
颜旭鸣的心跳急剧加速,目光急切地在榜单上搜寻着自己的名字。
当看到“颜旭鸣”三个字清晰地出现在府案首的位置时,他先是一愣,随即一股狂喜涌上心头,眼眶也微微,他中了,而且还是府案首!
他很平静的挤出人群,走近家人,他才露出一脸笑容,“中了,府案首。”
三人一愣,反应过来就是狂喜,颜老太眼眶中积满了泪水,“好,好,好,你爹要是知道了,不知道得多高兴,我儿出息了。”
颜旭辉也高兴,一口大白牙格外的晃眼,“老西,好样的。”
刘氏也为夫君开心,脸上的笑容也满是温柔,“夫君,你真厉害。”
颜楚曦也看着爹爹,“爹爹棒棒。”
这边一家人高兴,和颜旭辉一起来赶考的学子们也看到了府案首是颜旭鸣,张贤还没看见自己有没有考中,却看见了府案首的名字,“哈哈哈,府案首是我们南阳县的,是我好兄弟。”
其他几人也很高兴,高兴过后就找自己的名字,只有张贤、陈青山、王岳、李昊西人榜上有名。
这次府试一共取前一百名,张贤五十三名,陈青山三十一名,王岳六十九名,李昊七十名,其他人均未上榜。
颜旭鸣他们己经回客栈等着了,等会就会有衙役前去报喜,颜老太己经准备好了红包。
其他学子也赶忙赶回客栈。一进客栈,张贤就大喊起来:“子谦,你可真是咱们南阳县的骄傲!府案首啊,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颜旭鸣笑着迎上去,“张兄过奖了,大家都辛苦,你们几位也榜上有名,同样值得庆贺。”
陈青山走上前,一脸钦佩地说:“子谦兄,此次能与你一同上榜,实乃幸事。但你这府案首的佳绩,让我等望尘莫及,往后还得多向你讨教。”
王岳和李昊也纷纷附和,对颜旭鸣表示祝贺。
而那些未上榜的学子,虽心中失落,但也纷纷围过来向颜旭鸣等人道喜,同时暗自鼓劲,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出好成绩。
正说着,就听到客栈外一阵锣声响起,衙役们高举喜报,一路高喊:“恭喜南阳县鹿鸣书院颜旭鸣公子高中府案首!恭喜南阳县鹿鸣书院颜旭鸣公子高中府案首!恭喜南阳县鹿鸣书院颜旭鸣公子高中府案首!”唱报的衙役一连念了三遍。
颜旭鸣迎了上前,接过衙役手中的文书,请几人进来喝茶歇息一番,衙役们推辞了他的好意,说他们还要赶去别处。
这时颜老太赶忙迎出门去,将准备好的红包递给衙役,脸上笑开了花。
衙役假意推辞一番就收下了,客栈内顿时热闹非凡,掌柜的得知颜旭鸣高中府案首,也赶来祝贺,并表示他们所有费用全免,以表对才子的敬重。颜旭鸣连忙道谢,感谢掌柜的好意。
众人回到客栈大堂,颜旭鸣对着张夫子行了一个大礼,诚恳地说道:“夫子,此次能高中府案首,全赖您多年的悉心教导与栽培。
若无夫子的辛勤付出,学生绝无今日的成绩。师恩难忘,学生在此向您深表谢意。”
张夫子赶忙扶起颜旭鸣,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子谦,你能有今日的成就,皆是你自身勤奋努力的结果。
为师不过是在旁略加点拨,你能领悟其中精髓,并加以运用,实乃难得。往后的路还长,切不可骄傲自满,需继续砥砺前行。”
颜旭鸣恭敬地应道:“夫子教诲,学生铭记于心。学生定当不忘初心,努力奋进,不辜负夫子的期望。”
这时,颜老太走上前来,感激地道:“张夫子,我家鸣儿能遇到您这样的好先生,真是他的福气。这些年,您对他的教导,我们全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张夫子笑着道:“老夫人言重了,教书育人本就是为师的职责所在。看到子谦今日的成绩,为师也深感欣慰。”
一旁的颜楚曦似乎也感受到了大家对爹爹和张夫子的敬重,奶声奶气地说:“夫子爷爷好,谢谢夫子爷爷教爹爹。” 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起来,这温馨的一幕让整个客栈大堂都洋溢着欢快的氛围。
笑过后,张贤站起身来,端起茶杯说道:“今日咱们能在此庆祝,多亏了子谦高中府案首。来,让我们共同举杯,敬子谦,也敬张夫子,感谢夫子的教导之恩。”
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茶杯碰撞间,满是喜悦与对未来的期许。
随后,王岳好奇地问道:“子谦,你说接下来准备院试,咱们具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呀?感觉院试比府试难度要大得多。”
院试在半个月后,今年的院试正好在太安府举办,他们又不用来回折腾,没有考上的学子明天就要跟着张夫子回南阳县了。
颜旭鸣放下茶杯,认真地道:“我觉得除了继续深入钻研经典古籍,还得注重文章的立意与格局。
乡试的考官更为严格,文章不仅要辞藻优美,更要见解独到,能切实解决当下的一些问题。
咱们可以多看看一些历年乡试的优秀文章,仔细研读,学习他人的长处。”
陈青山点头赞同:“子谦所言极是,此外,平日里咱们也要多走动走动,了解民生百态,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接地气,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