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4章 开业 展开说说

“姜宁?”

周淑妃和她对上视线, 她没有过多打扰,只是带着身后的额小宫女走到柜台边等着她。

随后而来的小安也是欲言又止,但不敢站到周淑妃身旁,只能向她行了礼后站到门边。

姜宁倒是想过去说点什么, 但她现在得去做菜了。

“抱歉, 你们先坐, 等我做好菜后再来。”

姜宁拿着手上攒的菜单到后院厨房做菜,唐户陆匆匆忙忙地从后院端来泡好的茉莉花茶,整间店铺只有他们二人在招呼。

周淑妃向前迈了一步, 原本是想去帮忙的,又怕自己会帮倒忙,只好收回脚步。

“娘娘,没想到姜宁的店能开这么大。”

她身后的小宫女依云开口道,声音里带着惊讶。

之前她和周淑妃出宫来看姜宁时, 她的店里还只能放下四张桌子,但现在不只放了十张, 可能挪一挪还能凑出五张桌子的位置。

宫里的宫人早早就听过姜宁的名字, 一开始是因为她做了姬恪的私厨。

以往进宫给姬恪做菜的人不少,但大多都是抱着飞黄腾达的目的来的。

大家都以为姜宁也是这样的人, 想着她或许没一个月就会离宫而去。

姬恪人虽然恐怖, 却公认的也是宫中最正直的,从不会包庇谁冤枉谁,除了太子,他似乎谁也不站。

但没多久他们便看到了姜宁腰上挂着木牌, 那是折月殿的象征,她不到一个月便拿到了。

当然,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后来姜宁拿到的写有“姬”字的腰牌。

有了那个牌子可以说在宫内外都畅通无阻, 但这倒是后话了。

姜宁算是折月殿的人,没人敢去寻她晦气,但后来她的名声在宫内彻底打开是因为她在御膳房开的小摊铺。

说铺子都算大了,她只是在御膳房的角落支了两张桌子,上面摆着她要卖的东西。

一开始是没人去的,大家都忌惮皇后与姬恪的关系,谁也不敢冒险。

不少嫉妒她的人都在私下笑她,就算得到了御膳房的批准又如何?姜宁不会成事的。

但没想到最先去买的是皇后宫中的人。

渐渐的,周淑妃、秦湘妃、还有常常在礼堂里念佛的王贵妃,一位又一位的贵人带头去买了她的东西。

这就算表态了,他们做下人的也乐得高兴。

姜宁做的东西好吃又不贵,一点不比宫中只有娘娘能吃的糕点差。

宫中宫人买、娘娘买,凡是他摆上小摊的东西,用不了一刻钟就能一售而空。

他们都知道姜宁在宫内赚了不少钱,但没想到她会去宫外开店。

甚至还越开越好,如今店面都翻了几倍。

“没想到一个女子也能开这么大的店。”依云轻声开口,望着眼前这攒动的人头,不免有些羡慕。

周淑妃点点头,神色怔然,不知在想些什么。

“姜老板快一些,我们要饿死了。”其中一位头戴方巾的学子对着后院开口,神色却没有不耐。

美味都是值得等待的。

唐户陆匆匆赶来,在坐的都是熟人,他便开口打趣:“来了来了,上学没见你这么认真。”

“要是学问都像姜老板做的菜这么好下咽,明年秋闱我一定夺魁。”

这话说得好玩,就连周淑妃都忍不住的掩唇笑了一下。

“玫瑰荔枝冰粉,今日开业,是姜老板请大家吃的,还要多谢诸位捧场。”

唐户陆将抬来的冰粉一一放下后准备回厨房再抬,一旁的小安见状把手中的东西放到柜台后,跟着唐户陆进了厨房。

“我帮你们。”

反正今日也是替大人跑腿,帮帮忙说不定还能蹭姜宁一口吃的。

八月中旬,虽然已经进入了夏天的尾巴,但中午时依旧有些炎热,这时来一碗冰粉是极好的。

透明弹滑的冰粉上浇上红糖水,颜色下沉,冰粉底部被染成淡红色,从下往上,颜色逐渐加深,表面铺着的玫瑰酱最为浓艳。

在这绛红色的玫瑰酱周围铺着切碎的白色荔枝仁,这是八月最后一季的荔枝,汁水,味道甜蜜。

在荔枝旁边散落的是淡紫色的芋圆小丸子和淡黄的花生碎,颜色都不会抢眼,很好地将玫瑰的红衬托出来。

“姜老板的菜和别人的菜最不同的就是这颜色,她搭配出的总是很舒服,让人看了就有食欲。”

一人说完这话,用勺子舀了一些放进嘴里。

食物讲究一个色香味俱全,首先自然是色,但纵观整个京畿,只有姜宁能把握住这颜色的运用。

“非也,姜老板做的最好的是味道,我可在其他地方也见过这样的冰粉,仿着她做的,但味道却没这么好。”

京畿人大多都爱甜食,但像这样甜而不腻的倒是很少。

而且冰粉弹滑、玫瑰浓郁、荔枝清甜、花生酥脆,无一不妙,无一不和谐,别人做的再像也没有这味道。

“突然想起家中有事,那我吃完这碗冰粉便先走了。”

其中一人匆匆收拾东西,把碗中冰粉都吃干净后才走到柜台。

唐户陆耳朵灵敏,即便是在后面厨房,但一听到有人结账就立刻放下手中事赶到了大堂。

他看了站在一旁的周淑妃一眼,误以为这人是姜宁的普通闺中好友,便直接开了口。

“这位姑娘,我们现在腾不开手,可否帮我们收下银钱?价格都在这张单子里。”

他匆匆从柜台里拿出那张菜单,上面写的都是些常见菜品的价格。

“你敢……”宫女依云正要开口便被周淑妃拦了下来。

她带着依云走到柜台后,翻开菜单看了一眼,随后开口,声音柔和。

“二十文。”

这人是常客,早早便把钱准备好了,他放到柜台上朝周淑妃微微一笑后便离开了这里。

周淑妃略显生疏地收了钱,把它们整齐放进了装钱的小罐中,心中竟隐隐有些期待,希望下一个人再来付钱。

*

“别催了,别催了,没想到今天来了这么多人,外面位子都要坐不下了吧?”

姜宁一边颠勺一边开口。

姜诗雨原本瘦弱的身体被她练得强了不少,不仅长跑,现在连颠勺都不在话下。

唐户陆抬着冰粉,点头如啄米,因为着急,语速都提快了不少。

“是啊,听说咱们这里大了,他们就不像之前那般分批来,这一下可不就来了不少人。”

说完这话他匆匆往外走,小安也抬着餐盘跟在他后面。

没想到除了前来支持的学子,还有不少因为餐馆火爆而来试试的百姓,今日踏仙楼不算正式开业,却比其他餐馆开业那日的客人更多。

蒜蓉灼虾、奶汤口蘑、松塌肉片……

一道道或粉或白的食材入水,一勺勺味鲜色明的高汤下锅,厨房里顿时飘起鲜香的味道,勾起了大堂里食客的食欲。

“来了,红烧童子鸡,奶汤鲜口蘑。”

唐户陆和小安忙不迭地抬着菜穿梭其间,周淑妃在柜台处谨慎地收着钱。

虽然她看起来有些内敛,但算账接钱的动作逐渐娴熟起来,嘴角的笑也扬起不少。

有人喝了勺口蘑做出的奶汤,鲜得舌头都想吞进去了,怎么能把味道做得正正好呢?

“这店什么时候开业的?这么好吃,我竟没有印象。”

唐户陆没时间回答,但周淑妃听到了,她抿抿唇,随后才开口。

“这店是今日才搬来的,若你喜欢,下次可带些亲朋来。”

她身后的依云一听这话,眼睛都瞪大了。

她拉拉周淑妃的衣袖,小声道:“娘娘,您这是在拉客啊,这、这,您可是娘娘啊。”

依云多的话不敢说,只能这么提醒她。

可周淑妃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于礼不合的地方,说得进退有度,难道这话她就说不得吗?

“好吃便叫上亲朋好友来,不对吗?”

依云:……没什么不对,但总感觉有些掉价。

这话她不敢说出口,只能吞进肚子里。

“开餐馆不容易,人多了便忙得脚不沾地,但是姜宁真的很厉害,能一个人做出这么多菜。”

周淑妃眼神比平时亮了不少,刚才收钱时竟也有一种与有荣焉的充实感。

“一份荔枝乳酪,一份炝锅面。”

唐户陆匆匆走到柜台,他身后跟着前来付钱的客人。

带人到这里后他又去其他桌了,周淑妃浅浅笑了一下,伸手翻开菜单,说出了姜宁常说的那句话。

“承惠,六十文。”

*

因为餐馆里人多,这又引来了更多吃饭的客人,订单一张接一张,姜宁也只能不停地做。

直到太阳由金色转为了橘红才算完。

姜宁终于有时间歇口气,但转眼已经快到申时了,再多待一会儿就得回宫了。

没想到一忙就忙了这么久。

今天来了这么多人,开业就不弄了,等她开大酒楼时再好好弄一个开业典礼,待会儿收拾收拾各自都回家休息吧。

——瘫在大堂椅子上的姜宁如是想到。

好久没这么高强度做菜了,她今日差点累成狗,可柜台后站了一下午的周淑妃看起来却很开心。

她的眉毛细而长,平日里总有一种弱柳扶风的苍白感,但现在沾了喜色,微微扬起,看来倒像春花开放。

“原来赚钱这么快乐。”周淑妃如此感慨道。

姜宁:“……”

她是不是让金钱腐蚀了周淑妃?

周淑妃看向靠着桌子坐着的姜宁,柔柔一笑,从依云手中拿过一个锦盒递给她。

“上次你开业,我赠你的是刺绣图,这次还是绣图。”

小小锦盒打开,里面是一个藕粉色的香囊,香囊上用水红色绣了一个宁字,字的周围还绣着几朵浅粉色的桃花。

整体用了不同的红,这个香囊看起来很漂亮。

周淑妃继续开口:“刺绣图是庆贺给你的店面,但这钱袋是赠你的,望你以后‘春风得意’。”

姜宁看着这个香囊,心中一暖,她早已经单方面地把周淑妃当做自己的好友了。

看这香囊,她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吧?

姜宁把它当做朋友间的谢礼,笑得开心:“多谢,我很喜欢。”

唐户陆把做好的荔枝乳酪和红糖糍粑端上桌,自己则一脸困意地摆摆手,打着呵欠去到了后院。

那里有一间他的房间。

“不行了,我要去补一觉,你们吃着。”

姜宁对他摆摆手,随后招呼另外三人坐过来:“今日辛苦你们了,这些就做谢礼吧。”

眼见唐户陆离开了,小安便立刻从柜台后抱出他带来的东西。

“姜宁,这是督主让我来送的开业礼。”

东西递给姜宁,他立刻拖过一小盏荔枝乳酪吃了起来,忙了一下午,等的就是这一口。

听到这是姬恪送的开业礼,姜宁只是弯着眼睛笑了起来,看不出什么意外之色,倒是坐在一旁的周淑妃和依云愣了一下。

姬恪很少送礼给其他人。

不论是左丞相抱孙子还是皇后寿辰,亦或是某位大臣的婚宴,姬恪从未送过礼,但他也从未收过别人的礼物。

姬恪的送礼对象从来都只有两人,一位是小太子,另一位是顾太傅。

他看似事事讲礼,做事滴水不漏,但对这样需要花心思却又没什么意义的事,对其他人他向来是不做的。

可如今竟送给了姜宁?

周淑妃总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但又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危险。

姬恪送的礼物同样用一个锦盒装着,抱起来很重,有咚咚声,像是什么金属物件。

姜宁满怀期待地打开,入目便是一个不小的钱罐,纯银制成的,雕的是一只口衔铜钱的小貔貅,模样娇憨可爱,一点也没有神兽的威严。

“噗。”周淑妃看着这礼物,没忍住笑了出来:“哪有貔貅长这样的?”

她在姜宁面前倒是随意惯了,但想到这里还有一个小安公公时,笑容顿了一下。

她看了小安一眼后立刻低下了头:“本宫不是在取笑姬恪,别告诉他。”

姜宁:“……娘娘,胆子大一些,他不会计较这样的事。”

她低头看着这只小貔貅,越看越欢喜,甚至发出了“它看起来和大人好像啊”这样的感慨。

依云:?

小安:?

我们看到的是同一只貔貅吗?

周淑妃:……

“姜宁,你才是要胆子大一些,他不在这里,别怕。”

周淑妃完全误会了,她以为姜宁是在远远地拍马屁,从没设想过这可能是姜宁在吐露心声。

“倒是很难想象,他竟然也会送别人礼物。”周淑妃舀了一勺乳酪,眼带惆怅。

“你知道我第一次见到姬恪时,他是什么样子吗?”

姜宁立刻关上盒子,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还去厨房给周淑妃端了一盘酥脆的酒鬼花生。

“展开说说?”

周淑妃:“……”

这下你倒是积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