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章 我去粮站扛大包

毕竟一个孩子上学,学费虽然不高,但是也需要钱。

而且二叔是三级电焊工,一个月的工资是37.5家里加上补助什么的,差不多40块钱。

加上他,现在一家有6口人。

平均每个人,每月的生活费6.25元,高于最低保障,所以不能给补助。

陈主任普及了这些事情之后,李二贵也就明白了。

其实就算是陈主任不说,李二贵也是想让侄子上学的,知识改变命运。

“那陈主任,你看小冬上学的事情,需要怎么办”。

李二贵开口,陈主任也就笑了。

一个街道办,如果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那么对于他们街道办来说,那也是好事情。

要知道,在转学证明上,可是写了李冬的成绩的。

年级第一,这绝对是一个好苗子。

“这个你不用担心了,我来办,现在距离开学还有半个来月,过两天我去和中学的校长说一声就行”。

现在上学,本来就很简单,只要有这个转学证明。

甚至没有转学证明,都没有多大的问题。

从街道办回来之后,李二贵带着他在周围熟悉一下,李冬在路上捡到了两粒玉米种子。

他抬头一看,竟然是粮站。

“二叔,这粮站运来的不是面粉吗?怎么是这种玉米棒子”。

没错就是玉米棒子,就是那种没有脱粒的那种。

“现在哪还有脱粒的玉米啊,都是这样,粮站会把这样的棒子首接打磨成棒子面”。

“高粱面也是这样,都是不脱壳的粮食,这样能够再多一些口粮”。

收起这几粒玉米,首接种在农田里面,至于生长速度,只有种下之后才知道。

叔侄两人转了一圈,在天黑之前才回家。

晚上还是野菜棒子粥,吃完饭之后,他实在是太累了,躺在床上就睡着了。

这两天睡得太好了,但是他决定不能再这么睡下去了。

他准备今天出去看看,看看能不能买点东西,弄一点鱼饵,昨天二叔给了他5块钱,应该够用了。

要说这5块钱是真的不少,二叔对自己是真的好,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手里能够一块钱就不错了。

二叔首接给了他五块钱,就是让他自己看见什么买什么。

看来这些事情,还是要慢慢地理解了。

吃过早饭,二叔就去上班了。

二婶在家收拾家务,李冬穿上新衣服,收拾一下就准备出门了。

“二婶,我出去转转,中午不用等我吃饭了”。

张兰花准备说什么,但是出来的时候却发现,李冬己经出去了。

“这孩子,这是去哪里啊,这么大早的”。

见跟不上,她也就没有跟上。

李冬首接去了粮站,这边还是要扛大包的。

他现在虽然瘦,只是不知道是因为系统的原因,还是他这些天吃苦的原因。

他的力量一点不比成年人差,一两百斤的东西还是扛得起来的。

走到供销社的时候,他买了一包不要钱的经济香烟,这才来到了粮站门口。

这烟还是二叔给他的,让他拿着,万一遇到什么人,好大干事情。

他看着周围的这些装卸工,在人群之中找到了一个穿着白衬衫的中年。

中年站在那里指挥苍穹,这应该就是这里的负责人。

他这才变换一副笑脸,走过去拿出烟让了一支道。

“叔,能不能给口饭吃,家里没粮了”。

中年上下打量着李冬,穿的是新衣服,但是人是真的瘦,全身上下没有二两肉。

应该真的是没有饭吃,但是他这边也不要闲人,想要钱,那就要出苦力。

可是这么小的年纪,能够为家里挣一口嚼口,真的不容易。

“小伙子,你这年龄和我儿子差不多,我儿子要是有你一半懂事就行了”。

“我倒不是不能帮你,只是你这身子骨行吗?这大包可不轻,这可是力气活,你这能行吗”?

李冬把外面的褂子一脱,只剩下一个背心,这下了肋排就更清楚了。

“叔您看着,要是跟不上进度,我不要钱”。

中年看得出来,李冬虽然瘦,但是身体素质还可以,或许是穿越的原因吧。

最主要的是,现在家家都不容易,而且今天的粮食比较多,他也就没有拒绝。

李冬褂子往腰上一塞,上去扛着一包高粱就走。

虽然动作有些差,但力气还是有的。

李冬每一包都拿一小把,每一包都差不多,他也没有太过分。

毕竟被别人发现了不好,他要的也就是一些玉米,做鱼饵,再留一些做种子。

因为他发现,昨天种的那几粒玉米,己经有一米多高了。

好在有空间,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做这些事情。

他扛包的速度是一点慢,甚至比很多长期干的人都要快。

“小伙子,今年多大了,怎么想起来做这个了”。

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壮汉,看着他身上的肌肉应该也是长期做这些的,那块头,差不多是自己的两倍。

180的身高,上半身都是腱子肉,手臂都快比自己的大腿粗了。

“15了,这不家里有三个妹妹,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了”。

青年听到15,好像也想起了什么,微微叹了一口气道。

“15不小了,我15的时候,也出来找活干了”。

“你小子不要用蛮力,手扶着腰……”。

还真的别说,这样还真的轻松一些,两人都忙着干活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这批货不是很多,到十点多的时候,就没了。

等活干完之后,几人这才排队去领工钱。

“小伙子不错啊,干活不惜力,别看你来得晚,但是扛得不少”。

说着他看了一下账本,仔细计算了一下道。

“79包,一包一分钱,那就是7毛9”。

“你是要粮食还是要钱”。

李冬刚才就注意到了,别人都要的是粮食。

因为粮站就算是没有粮票,但是棒子面在这里,一斤是两毛二分钱。

这样的价格比粮站有票的时候贵不少,因为粮站有票的棒子面,一斤也就是8分钱。

“我要粮食”。

早知道有粮食,自己还拿什么玉米粒啊。

那人在本子上打了一个对号,然后让一旁的人称粮食。

“三斤六两”。

这是不是有点多了,三斤六两啊,这可不少,要知道在黑市,现在的棒子面,都能够卖到4毛钱一斤了。

他一上午就是这么多棒子面吗?这要是喝棒子面粥,够他们家六口人吃两三天的。

就在他高兴的时候,刚才和他说话的中年,也拿着一个布袋走了过来。

“小伙子,不要高兴得太早,这扛粮食的活可不多,他们有自己的装卸工,一般用不到咱们”。

一个萝卜一个坑,就连扛大包的也有固定的人,今天是他们的货比较多,

不然的话,哪用得到他们啊。

“下午去哪里啊”。

“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木材厂扛木材,那个工钱也不少,一下午差不多能够拿一块钱”。

李冬要的是种子,并不是这一点粮食,他从口袋里面拿出了一支烟递过去道。

“叔,我下午就不去了,我去钓鱼试试”。

中年想要说什么,但是叹了一口气,并没有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