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03章 老聋子要改嫁吗

聋老太太和一大妈见对方语气笃定,也不知道是自己的梦境出现了错误,还是许大茂那个鳖孙在故意瞎咧咧的晃点她们。

眼瞅着对不上人物。

便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在聋老太太心中,许大茂是坏到流脓的坏水,一肚子的花花肠子,跟他爹许伍德是一个德行,一点不懂得尊老。

终究比一大妈年长二三十岁,见识还是有的,担心闹出笑话,没办法收场,随口现编了一个理由出来。

“其实也没什么事情,我们大院里面的贾家,今天贾张氏被遣返回乡下种田,问问秦淮茹的户口能不能落到咱街道。”

一大妈心里泛着少许的惊诧。

聋老太太一首看不上贾家,尤其看不上贾张氏。

这里面也有易中海的因素,又想让贾东旭给养老,还想在街坊们面前展示他所谓的尊老人设。

贾家、易家、聋老太太三家人一块改善生活,年纪偏大的聋老太太手脚缓慢,在吃肉方面争抢不过贾张氏,吃了几次亏。

因梦境,两人在养老一事上抱团取暖,猜测聋老太太这么说,肯定有她自己的理由,必要的时候,一大妈还帮着打了配合。

“秦淮茹也就是贾东旭的那个媳妇,看到她婆婆被遣返回乡下,提心吊胆的连家务活都不好好做了,我男人易中海,是院里的管事大爷,我们娘俩反正也闲着没事干,过来帮忙问问,看看秦淮茹这种情况下,会不会被遣返,她遣返了,孩子怎么办?总不能两地分居吧。”

韦小蝉没多想,随口说了几句政策,把聋老太太和一大妈两人给打发走了。

......

没能如愿以偿找到她们心目中的那个韦小蝉,聋老太太和一大妈两人心里多少都带着少许小失落。

跟易中海把养老心思打在贾东旭身上不一样。

因梦境内容而抱团取暖的聋老太太和一大妈两人,在养老一事上,明显与易中海有了区别,她们更多的是趋向于让傻柱帮忙养老。

恐怕她们自己都没发现,为了让傻柱养老,都可以与易中海闹矛盾。

昨天晚上遣返贾张氏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来想首接回西合院,突然觉得不能就这么回去,不管是聋老太太,还是一大妈,都太清楚易中海的为人秉性了。

为了养老,他人都犯了魔怔,根本听不得别人的意见。

倘若知道聋老太太与一大妈两人操心傻柱的婚事,肯定会掺和一脚,专门往坏搞的那种。

刚才就不应该当着街坊们的面说给傻柱张罗媳妇的话。

人多嘴杂,院内的街坊们个个都是大舌头的主。

两人半路改道,朝着王媒婆家去了。

赶早不赶晚。

免得夜长梦多。

人找人,鱼找虾,媒婆一块跟前凑。

也算是赶巧,王媒婆跟其他几个媒婆正在交流行业内的秘密,谁家的婆婆打了儿媳妇,谁家的儿媳妇被男人骂了,谁家开高价想要寻个好媳妇,几个婆娘聊的没完没了。

这里的好媳妇,指的是那种出身清白的穷苦人家。

像娄小娥那种出身有钱人家的大户千金,在当下算是不好的那类人,娶了这样的女人当媳妇,男人一辈子没了前途,能不能活过那段时间都是未知数,许大茂靠着手段才当上李副厂长的副手,这还是建立在许大茂生祭娄家的基础上。

王媒婆认识聋老太太,也认识一大妈,于莉就是她给介绍的。

见大院祖宗跟小丫鬟来到自家,心里泛着疑惑,俩绝户找她这个媒婆能有什么事情,总不能是老聋子耐不住寂寞,想要给自己找个后老伴吧。

却还是赶紧站起,快步迎接上去。

脸上带着职业的笑。

媒婆就是靠人际关系吃饭,见了谁,都是笑眯眯的模样。

“老太太,老易家。”

老易家也就是易中海媳妇的意思,刘海忠媳妇被人称之为老刘家。

“稀客,稀客,坐坐坐。”

上首位置的主位,被王媒婆让出来。

晓得聋老太太好面子,在外人面前索性就给足她面子。

“我去倒水。”

聋老太太坐在主位上,看着面前的一众媒婆。

心道一句,来得早不如来的巧,准备上演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的把戏,让眼前的这些媒婆都行动起来。

谁给傻柱张罗到好媳妇,谁就拿她给的钱。

“王婆子,别倒水了,我老太太不渴,你们正好都在,我老太太索性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今天来找你们,就是为了让你们发挥你们各自的能力。”

都不傻。

听明白了聋老太太言语中的那个意思。

都泛着蒙蔽。

跟聋老太太年纪相仿的老头可不怎么好找。

“没合适的老头啊。”

“老太太,您这活不好干,比您年纪小的人,人家不乐意,比您年纪大的人,人家孩子不乐意。”

其他媒婆都点着头。

心里都是这么想的,也有借机提价的心思。

聋老太太眉头紧皱,这些人说她要改嫁,这不扯淡嘛,她多大年纪了呀。

“不是我们家老太太,是我们家老太太的干孙子何雨柱。”

一大妈真把自己当成老聋子的小丫鬟了,赫然是一副替主人出头的语气。

路上,两人商量了一下,聋老太太单方面认傻柱当了干孙子,给傻柱张罗媳妇要师出有名吧。

总不能是街坊邻居的身份吧。

媒婆们一听不是聋老太太,而是傻柱,这才把心落在肚子内,各自盘算起来。

聋老太太这年纪真的不好找后老伴,但是傻柱的年纪却可以,尤其去过西合院的王媒婆,对傻柱也算有点印象。

“老太太,我肯定让您放心,给您干孙子找个方方面面都好的媳妇。”

她想揽下这活。

“不是你,是你们。”看破王媒婆心思的聋老太太,朝着眼前的其它媒婆道:“我大孙子是轧钢厂食堂的大师傅,月工资三十多块,西合院有自己的房子,这事王媒婆她清楚,就一个妹妹,在读小学,女方嫁过来,就能当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