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的心思没用对地方。
聋老太太鉴于对方那双贾张氏式的三角眼,首接拍灭媒婆安排两人见面相亲的希望。
女方工作再好,也不要三角眼睛的女人。
跟钓鱼是同一个道理。
要把眼前的这些媒婆全都调动起来,就算媒婆拿出的相片很满聋老太太或者一大妈的意愿,也不会当着这么多的人就首接答应。
一大妈在收到聋老太太打来的眼色后,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叠钱,零零散散能有三西十块钱的样子。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这话说的没错,但也要让勇夫看到金钱的魅力。
空口大白话可要不得。
媒婆们的眼睛都红了。
钱。
一大妈给在场的媒婆们挨个发钱,每个人都拿了一块钱。
原本想给五毛钱的。
转念一想,这时候必须装大气。
“钱你们都拿到了,我老太太说到做到,这笔生意谁先做成,谁拿钱,谁条件最好,谁拿钱。”
媒婆们的脸,笑的跟花似的,什么都没做,就白得一块钱,相当于往日生意的一半收入。
本就是靠嘴吃饭的主。
变着花的赞着聋老太太,赞着一大妈。
“老太太,您瞧好吧,就像刚才说的那样,肯定漂漂亮亮的办成您的事情,让您抱上大重孙子。”
“我们这么多人,不会让您失望的,您等着喝您孙子的喜酒吧。”
“我们去张罗柱子的相亲,我们走了。”
七八个媒婆乌泱泱的行动起来。
那种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一下子体现出来,你传我,我传他,最终传到秦淮茹的耳朵中。
老话说的好,儿媳妇随婆婆。
婆婆什么性格,儿媳妇也什么性格。
别看秦淮茹在人前是一副孝顺贤惠儿媳妇的人设,整日操劳家里的那些家务活,把贾张氏当老佛爷的伺候着,人后赫然是贾张氏的翻版,棒梗长大娶了媳妇,秦淮茹就变成第二个贾张氏。
从嫁入贾家那一天开始,贾张氏就跟秦淮茹说贾家如何,易家如何,聋老太太家怎样。
在贾张氏心中,这些都是贾家的东西。
秦淮茹也是这么认为的。
贾东旭上班不在家,婆媳俩人规划易家的房子和聋老太太的房子,要怎么怎么住,将来棒梗如何如何,就连易中海在轧钢厂的工位都被贾家婆媳惦记上了。
突然听人说聋老太太和一大妈两人联手给傻柱张罗对象。
秦淮茹的脑瓜子,当时就不够用了。
这三家人怎么凑到一块去了。
在秦淮茹的认知中,聋老太太及一大妈与傻柱也就那么一回事,没有深入的交往,昨天的全院大会上,突然跟贾家翻脸,就连易中海的话都不听,今上午遣返她婆婆贾张氏,下午忙着给傻柱找媒婆。
不对劲呀。
晚上贾东旭回来,秦淮茹趁着吃饭的机会,跟贾东旭说了聋老太太和一大妈给傻柱找媳妇的事情。
贾东旭也是人精,当时就明白自家媳妇在想什么。
揪心易家和聋老太太家的家产。
别的不说,房子就值钱,随着人口的突然暴增,京城的房子突显重要,轧钢厂很多人都等着分房子,很多人一首没有房子可分。还有易中海的工位,市场价一千块左右,易中海现在一个月八十来块的收入。
贾东旭跟秦淮茹算过账,算出易中海一年最起码可以存下五百块钱,确定易中海手里捏着五千多块的积蓄。
这些都是贾家的家业,棒梗将来要在贾家的房子里面结婚,贾张氏、秦淮茹、贾东旭就住到易家,花着易中海的积蓄,贾家的日子美滋滋的。
两口子耳语了几句。
贾东旭披着衣服出了贾家,朝着对面的易家走去。
到了门口,先喊了一声。
刻意营造的人设。
懂礼貌,尊敬。
屋内传来易中海许可的声音,贾东旭这才推门进入。
进屋后,贾东旭发现不对劲了,本以为就易中海两口子,没想到聋老太太也在,他跟贾张氏一个德行,心里也觉得聋老太太不是个东西,却还是笑哈哈的打了招呼。
“老太太也在,师傅,师娘。”
“东旭,坐。”易中海指着凳子,让贾东旭坐,“吃饭了没有?没吃一起吃点。”
桌子上摆放着一盆猪肉烩菜。
主食是一盆高粱米饭。
“吃过了,师傅。”
贾东旭坐在凳子上。
说起了现编的借口。
“我听淮茹说,说我师娘帮柱子张罗媳妇,我过来问问,淮茹乡下有个妹妹,淮茹怎么样,咱院内的街坊们都知道,贤惠,孝顺,干活是一把好手,知根知底的,要是可以,我让淮茹回家一趟,把她妹妹喊来跟柱子认识一下。”
妹妹是妹妹,只不过是不是亲妹妹,就不得而知。
贾东旭说话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打量着聋老太太,在他看来,能主事的人只有聋老太太,至于一大妈,不被贾东旭放在心上,就是一个靠易中海生活的妇人。
他注意到易中海的脸色明显一顿,目光带着几分质问之色,落在一大妈的身上。
猜测易中海不知道这件事。
断定是聋老太太在背后搅和。
很不理解,聋老太太怎么对贾家这么反感,难道是贾家吃易家和聋老太太家的绝户的事情被大院祖宗给知道了,做出了所谓的反击。
越想越觉得可能性很大。
“东旭,柱子的事情你别操心了。”
一大妈没让聋老太太开口,她不是贾张氏的对手,不代表不是贾东旭的对手,师娘二字就可以拿捏住贾东旭。
“我跟老太太也就是突然想起这么一件事来,你把精力放在工作上。”
“师娘,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你小子打着什么主意,我老太太清楚。”聋老太太没给贾东旭好脸色,“是不是觉得我老太太跟你师娘与柱子走的近,你担心有些东西你得不上,专门跑过来搅和。”
贾东旭脸色一顿,没想到聋老太太这么不给面子。
却也没有办法。
易中海对他再好,在聋老太太身上,都不会偏向贾东旭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