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章 李达康的底气

回到汉东省的李达康着手开始处理积攒的工作,正在低头处理的工作,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李达康头也不抬,“进来。”

进门的是秘书小金,轻声道:“达康书记,孙连城书记打电话问您在不在,想跟您见一面。”

李达康抬起头看着他,沉吟片刻,微微点头,“让孙连城来一趟,我也想问问是什么情况。”

他喜欢提拔有能力的干部,只要干部有能力,也从来都不会吝啬提拔。

重新来一次,隐形炸弹丁义珍担任光明区区长,提拔孙连城担任光明区区委书记、市委常委、光明峰项目总指挥,当做心腹培养。

李达康对政绩很看重,不能单纯的追求GDP的增长,要看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有没有提升。

包括对于赵家他也是不想撕破脸,帮赵瑞龙出主意让他去做正当生意,不违规还能赚钱的生意并不少,也不需要损害国家利益。

跟赵瑞龙谈过好几次,还有老领导赵立春的谈话也超过三次,双方都没能谈拢,被“发配”林城市。

经过一番打拼回到京州市,用功劳让赵立春和省委无话可说,挑不出毛病也只能让他调任京州市市委书记,在赵立春担任省委书记期间进入省委常委行列。

一路上走的格外顺利,李达康也知道最难对付的不是赵立春,而是空降汉东的省委书记沙瑞金。

沙瑞金没有到省委,还在县城调研,准备调研后回来算账。

省委中的下马威就要来了,李达康计算着时间,思考着他的定位。

最后发现无论选择哪一边都要跟沙瑞金对上,跟沙瑞金针锋相对是没法避免的。

放弃汉东省省长的位置也是他不愿意的,不肯放弃汉东省省长的位置,还想竞争刘省长退居二线之后的省长位置就会跟沙瑞金有嫌隙。

放在李达康面前的是二选一,也是不需要纠结的选择。

一是跟沙瑞金闹掰,竞争汉东省省长。

二是向沙瑞金靠拢,汉东省省长的位置就不能竞争了,沙瑞金也是强势省委书记,不会跟他合作。

想要通过沙瑞金获得省委的推荐,他也很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

沙瑞金不会选择推荐,也不会愿意推荐他成为汉东省省长,一切都要靠自己争取。

能得到老岳父的支持,李达康有十成把握竞争省长。

得不到老岳父支持,靠自己孤军奋战也有五成把握。

在京州市、林城市、吕州市的政绩足以让他在组织心目中的地位提升,京州市的核心是数十家独角兽企业。

林城市期间发展旅游业,将林城市打造成汉东省的旅游核心。

吕州市执政期间大力发展农业,农业结合地理和吕州市的自然资源结合在一起,成为汉东省的招牌。

汉东省的经济格局是京州市排名第一,林城市排名第二,吕州市排名第三。

吕州市排名第三也是他的原因,没有他留下的经济布局图,高育良的能力也发展不了吕州市的经济。

高育良玩玩内斗可以,纸上谈兵也是一把好手,真正要发展经济是比不上他的,连他的背影都看不到。

手里有政绩,也不能保证就能被推荐。

中组织部会重视,沙瑞金可不会。

没有省委书记喜欢强势的省长,李达康知道他不讨喜,会做事是能力,却不是招人喜欢的能力。

比如说沙瑞金就很不喜欢,过于有能力掩盖省委书记的光芒,让他打下手还行,用的也顺手,真正要主政一方也不符合沙瑞金的要求。

说服沙瑞金在省委中推荐是没希望的,除非................被迫推荐。

李达康眼里闪过一道精光,让沙瑞金处于不得不答应的局面,还是有希望的,也要从长计议。

这位来到汉东省的省委书记比赵立春的强势有过之而无不及,跟新书记接触也要保持警惕,小心被新书记算计。

李达康也沉得住气,新书记还没上任,需要负责的是他的一亩三分地,不能让省委抓住错处。

将京州市的工作做好,不怕被新书记找到错处。

有工作能力兜底,李达康也不怕竞争省长失败成为弃子。

沙瑞金想要放弃他,组织也不会埋没人才。

汉东省容不下他,中组织部也不止一次的对他的工作提出肯定,去首都开会期间也有不下七八个省份的负责人给他发出邀请。

条件都很简单,只要他同意,都愿意去中组织部提调任,中组织部也会同意。

变相的也是中组织部默许,想要让他去经济不那么发达的城市去帮帮忙。

发达城市的干部调任发展中城市也会升任一级,要是他提出要离开汉东省,组织也不会任由沙瑞金乱来。

想要针对他?

李达康立于不败之地,不怕省委书记的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