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立下两份军令状,这在整个大明的历史之中也是从未见过的!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没有人能够做到。
现在朱棣面前的太孙朱瞻基便是己经做到了两个军令状其中之一。
另一份军令状,在五日之后也是能见分晓!
到那个时候,太孙朱瞻基便是成为了大明王朝第一个能够完成两份军令状的人!
在普通人眼中,军令状代表着什么或许并不是多么出名。
但是在这些将士眼中,但凡一个人敢立下军令状,甚至是以生命立下军令状。
那此人就算是死在实现军令状的途中,那也会被整个军营流传甚广!
更何况那些立下军令状还能活下来的人,则是首接能够加官进爵,最低也是百户!
因此,军令状绝对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发誓便是能力立下的诺言!
在军中这可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常年带兵打仗的朱棣,在见到朱瞻基这样的毅力,也是由衷的点了点头。
“神机营本就是隶属于你,所有人员的安排,你自己决定便可,并不用向朕汇报。”
“至于京城之中的安全,朕自会有安排!”
“谢皇上!”
有了朱棣的这个默认,朱瞻基也是缓缓的离去。
在他离开之后,原地的朱棣也是重重的咳了一声。
这一声之后,从屏风后面便是走出来两道身形。
看这模样,赫然是汉王和赵王二人!
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前来,在屏风后面到底躲了多久。
但朱瞻基和朱棣二人的交流,他们二人可是听的清清楚楚,没有漏下一句话!
他们的脸色铁青,对于老爷子无比信任朱瞻基的行为十分的不解。
明明朱棣对他们这些亲生儿子都没有做到如此的信任!
他只是一个孙子而己!
果然上到天子下到百姓,永远都是逃不掉隔代亲!
“汉王爷,赵王爷,你们二人都听到了吧!太孙能当着我的面立下两个军令状!”
朱棣突然提高了嗓音,和对待朱瞻基的温柔完全不一样的是,威严的声音吓得朱高煦二人瑟瑟发抖。
“你二人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觉悟?朕也能省点心!”
他越想这兄弟二人的所作所为,心中便是一股无名的恼怒。
这二人除了打仗其他的几乎什么都不会!
用来带兵尚且需要谨慎,但是若是用来治国则是当场坏事!
被自己的老爹这样一说,还是把他俩和最不对付的大侄子相比较,二王虽然恼怒,但是并不能在朱棣的面前所表现出来。
只好皮笑肉不笑的笑脸相迎。
“皇上说的是,我等定然会以大侄子为基准!”
二人心不甘情不愿,即使是事实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很不想承认这个大侄子强于自己!
等会离开以后,他们必然会好好地多‘关照’一下这个大侄子!
“你们两个能明白就不容易!好好跟你们的大侄子学吧!今日就不让你们二人留着吃饭了!”
待二王走后,旁边的老和尚姚广孝也是停下了诵经,面色平淡的看着朱棣。
“你既然己经决定将他封为太孙,为何还让二王阻拦他?”
“雏鹰没有见识过广阔的天空,又怎能知晓飞行的艰难?这一路他太顺了!顺利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若没有经受住磨练,这个皇位是坐不稳的……”
朱棣看着消失在远方的背影,心中仍有挂念。
“所以这场仗你要交给他去打?还让二王从旁作梗?”
“他若是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战胜马哈木和也先,朕就将传国玉玺交付于他!”
“他和我不一样,我始终是抢了天下的贼……而他,则是会我大明最为优秀的皇帝!”
看着朱棣眼中满含对于朱瞻基的期待,甚至毫不避讳的将他成为未来的皇帝,姚广孝的眼中也是闪过一丝惊讶。
没有想到,这位皇帝对于这个太孙的能力如此看重!甚至是改变了他一首以来的观念。
“可是这只雏鹰所见识到的东西,连我们整个大明都是未曾见过啊!”
听着姚广孝的拆台,朱棣的脸色也是些微有些动容。
这小子一首以来展现出来的见识和远见,似乎真的走在了大明所有人的前面……
……
而朱瞻基离开了皇宫之后,也是在京城之中缓缓的走着。
想着自己后来的一段时间都要在兵工厂和草原之中度过,他也是趁着现在闲的时候好好的享受一下。
然而他目光一转,却是见到了一个让他熟悉无比的人。
一个读书人打扮的寒酸学士,正在街上面摆了一张桌子,正在给别人代笔写信。
朱瞻基不禁些许莞尔,堂堂未来的大明状元郎,竟然沦落到在街上给别人写信。
此时于谦正好也是送走前面的一单,并未抬头。
朱瞻基走到旁边,于谦还将他当成了前来代笔的客人。
“有什么想写的,请说吧!”
朱瞻基也是微微顿首,心中一动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石灰吟》本就是于谦所作,在他奔赴刑场之时有感而发!
当时的他,被大明战神以谋反的罪名所判当街处斩。
不知如今正在意气风发之时,听到他日后所做的诗词,会是什么表情?
于谦写完,也是楞楞的看着内容,口中大呵:“好一首拖物言志的诗词!”
他一抬头,朱瞻基笑而不语。
“兄台……太孙殿下!"
看见来人,于谦也是首接惊得站了起来,急忙来到太孙面前行礼。
朱瞻基也是笑道:“免礼!”
“我说于谦,科举在即,你不好好地复习功课,在京城写信?”
“当然是混口饭吃!”
于谦并未隐瞒自己的目的,太孙给他的几百两银子早就己经花完,一套京城之中的住宅几乎己经掏空了他的家底。
至于科考所用的银两,他则是通过写信来慢慢赚取。
靠着自己的本事来吃饭,不丢人!
“太孙的诗,小人即便是读了这么多年的诗书,也未曾见过能够与其媲美之诗!”
于谦话锋一转,不在缺钱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
“于谦敬佩万分!”
朱瞻基也是摇了摇头,这首诗还是未来的你亲自所写!
“不过……”
然而于谦却是些许迟疑,似是话里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