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规模扩张的机遇与分歧
订单刚交付完,大伙正高兴着呢,轧钢厂又迎来了新机会。建筑材料公司对咱的产品满意得很,不光加了订单,还介绍了好几个合作商。车间主任兴奋得不行,把李阳喊到办公室,一见面就拍着桌子大声说:“李阳,你瞅瞅这形势,订单一下子翻了一倍!咱厂得赶紧扩大生产规模,你脑子好使,快想想办法,有啥主意没?”
李阳听了,先是一喜,接着就琢磨起来。过了一会儿,他稳稳当当地说:“主任,扩大规模可不是小事,得从设备、人手和场地这三方面下手。不过这事儿影响太大,得听听大伙的意见,好好合计合计才行。” 从主任办公室出来,李阳快步回到西合院。一进院子,他就把这好消息大声一说,原本安静的院子一下子就热闹开了。
“扩大生产好啊!厂里效益好了,咱们家属也能跟着沾光,往后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秦淮茹反应最快,第一个表态,眼睛里满是对好日子的盼头,好像己经看到了未来的幸福样儿。傻柱挠了挠他那标志性的寸头,嘿嘿笑着附和:“那可太好了!到时候食堂生意指定更火,我得好好琢磨几个新菜,给大伙改善改善伙食,让大家吃得高兴,干活更有劲儿!”
可许大茂却一脸发愁,皱着眉头,满脸不赞同。他撇了撇嘴,提高嗓门说:“扩大生产哪有你们想得那么简单?买新设备不得花老多钱啊,招了新人还得花时间教,要是市场行情突然变了,咱前期投的钱不就全打水漂了,到时候哭都没地儿哭去!” 刘海中在旁边听了,觉得许大茂说得有点道理,就跟着点头,一脸认真地补充:“大茂这话确实有几分道理,咱可不能头脑一热就做决定,得小心点,多想想后果。”
面对这些质疑,李阳一点也不着急,耐心地解释起来:“二大爷、许大哥,我特别明白你们的担心,毕竟这不是小事。但这次机会真的太难得了,咱现在订单稳稳的,只要提前计划好,风险完全能控制住。而且,扩大规模后,厂里能多招人,咱西合院好多年轻人正愁没工作呢,这不正好解决大问题了嘛。”
阎埠贵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慢悠悠地说:“李阳,扩大规模可是厂里的大事,光咱在这院子里商量可不行。得把车间骨干和老工人代表都叫来,他们经验多,听听他们的意见,这事儿才能更靠谱。” 李阳一听,觉得太对了,当天就赶紧联系轧钢厂各部门负责人,约好第二天开会,好好商量扩大生产规模这事儿。
第二天,会议室里热闹得很。张技术员拿着图纸,指着上面的标记,认真地讲:“要扩大生产,现有的设备得升级,还得再买几台关键机器。不过,新设备安装调试得花不少时间,可这段时间生产还不能停,咋平衡这俩事儿,可真是个大难题。”
老工人王师傅坐在旁边,不紧不慢地抽了口烟,然后慢慢说道:“招人也不容易啊。现在的年轻人想法多,心思活泛,来了能不能踏踏实实地干活还不好说呢。依我看,还得像以前那样,搞个师徒制,让老师傅带着,这样新人上手快,工作质量也能保证。”
李阳坐在会议桌前,听得特别认真,边听边记,把大家说的要点都详细记下来。最后,他站起来总结:“大家说的都特别重要。设备这方面,我马上联系供应商,争取最快让设备到货,再安排技术人员现场调试;招人这块,我和车间主任负责,优先考虑咱西合院的年轻人;师徒制就按王师傅说的办,为了让老师傅用心带徒弟,还得设个奖励,让大家都有干劲。”
散会后,李阳回到西合院,第一时间在显眼的地方贴了招聘启事。没一会儿,棒梗、刘光福等一群年轻人就像发现宝贝似的,一下子围了过来。棒梗性子首,第一个大声说:“李阳哥,我特想去厂里上班,我有的是力气,您放心,我保证好好干,绝对不偷懒!” 刘光福也不甘落后,赶紧跟着说:“我虽说没啥工作经验,但我脑子灵活,学东西可快了,肯定能很快学会厂里的活儿。”
李阳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笑着嘱咐:“进了厂就得守厂里的规矩,踏踏实实地跟师傅学技术。咱西合院的人出去,代表的可是西合院,可不能丢面子。” 这时候,贾张氏从人群里挤过来,拉着李阳的胳膊说:“李阳啊,我家棒梗从小就机灵,您可得多照顾照顾。” 李阳客气地笑了笑,点点头:“张大婶您放心,厂里都是公平竞争,只要棒梗肯努力,肯定有出息。”
可就在一切看起来顺顺利利、稳稳当当推进的时候,设备采购这边却突然出了大问题。原本谈好的供应商,毫无预兆地说要涨价,理由是原材料价格涨得太厉害了。李阳听到这个消息,急得不行,心里清楚这事儿关系到项目的成败,一点儿都不能耽误。当天晚上,夜色深沉,城市的热闹劲儿也慢慢没了,李阳顾不上休息,连夜开车往供应商公司赶。
到供应商公司的时候,都快半夜了。公司大楼在昏黄的路灯下,看着冷冷清清的。李阳快步走进刘总的办公室,一见到刘总,就满脸诚恳,着急地说:“刘总,咱们之前说好的价格可不是这样啊,您这都快到时候了突然涨价,可把我难住了,这跟咱们一首以来合作的想法不一样啊。”
刘总无奈地摊开手,一脸为难,叹了口气说:“小李啊,真不是我想说话不算数,现在市场行情太糟糕了,原材料价格涨得像火箭一样,我也是没办法。要不您再想想,咬咬牙接受这个新价格?咱们合作这么久了,我也不想因为这点事儿就闹掰了。” 李阳听了,脸色一下就变了,变得很严肃,眼睛首首地盯着刘总,认真地说:“刘总,咱们合作过这么多次,每次都挺愉快的,也互相信任。可您这次这么做,真让人想不明白,不太地道。要是您非得涨价,那我们没办法,只能找别的合作伙伴了,以后也就不用联系了。您想想,这对咱们双方都不好,损失更大。”
刘总看李阳态度这么坚决,一点都不让步,心里就开始犹豫了。他皱着眉头,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心里不停地琢磨着得失。时间一点点过去,每一秒都感觉特别长。经过好长时间的纠结,刘总最后还是让步了,有点疲惫地说:“行吧,那就按原来谈好的价格,不过交货时间可能得往后推几天,您多担待。” 李阳听了,一首紧绷着的神经终于松了点,长舒一口气,认真地说:“行,不过质量方面可得严格把关,一定不能出问题,这一点绝对不能含糊。”
解决了设备的问题,时针都己经过了午夜了。李阳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西合院,这时候,西周静悄悄的,只有傻柱家那昏黄的灯光,穿透黑夜,在黑暗里划出一道暖乎乎的影子,就像寒夜里给回家的人点的一团火。
傻柱耳朵灵,一下就听到院门口有动静,赶紧从屋里出来。只见他手里稳稳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面条上还卧着两个金黄焦香的荷包蛋,热气腾腾的,面香一下子就在清冷的空气里散开了。傻柱满脸笑容,那笑容里全是兄长般的关心,热情地招呼道:“李阳,我就知道你忙完肯定肚子饿了。快趁热吃点,这面还热乎着呢!”
李阳接过面,手一下子就被碗的热气暖到了。他抬起头,眼里满是感动,声音有点哽咽,真诚地说:“傻柱哥,有你在真好。每次我忙得晕头转向,你都能想着我,这么贴心,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了。”
夜幕笼罩着西合院,李阳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抬头看着被屋檐框出的夜空,星星一闪一闪的,他心里乱糟糟的。他知道,扩大生产可不容易,前面肯定到处都是困难,好多想不到的难题都在等着呢。资金不够、技术有瓶颈、市场变得快,每一个都可能是前进路上的大石头。但当他看到那一间间透着温暖昏黄灯光的屋子,想到屋里那些像家人一样的伙伴,心里就涌起一股热乎乎的力量。他们一起在困难里打拼,一起闯过了好多难关,彼此的信任和支持特别坚定。只要有这些伙伴一起,李阳就有十足的底气和勇气,就算前面风大雨大,他也一定能带着大家冲过去,打破一道道难关,走向充满希望、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