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 98章 鉴定青铜鼎

暖春的周末,阳光透过薄纱窗帘,轻柔地洒在苏晴的卧室里。

收拾妥当后,苏晴将小鼎稳妥地放进特制的锦盒,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盒扣是否扣紧。她背上包,步伐轻快地下楼,叫了辆出租车,首奔师傅家。

终于到了师傅家所在的西合院。苏晴付了车费,抱着锦盒快步走进门里。师傅慈祥的笑脸出现在眼前。“小晴来啦,快进来!”师傅热情地招呼着,苏晴笑着问好,跟着师傅走进书房。

书房里,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墙上挂着字画,书架上摆满了各类文物研究书籍。苏晴将锦盒轻轻放在书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露出那只青铜小鼎。“师傅,这是我前两天在古玩市场淘到的,您给长掌眼!”她满怀期待地说道。师傅拿上放大镜,微微俯身,眼神瞬间变得专注而锐利。

玉清真人骨节分明的手指刚触到青铜小鼎的瞬间,指尖便微微一顿——冰凉的青铜裹着层温润包浆,入手的分量与质感竟与寻常仿古器截然不同。他眉峰轻挑,将小鼎稳稳搁在檀木桌案上,腕间道袍的云纹暗绣随着动作轻晃。

沉香袅袅的书房里,唯有放大镜与青铜器相触的细微声响。老人眯起眼睛,镜片后的目光如炬,从鼎耳蟠螭纹的勾角弧度,到三足兽面纹的锈迹层次,甚至连内壁若隐若现的范铸痕迹都不曾放过。他时而用指尖轻叩鼎身,根据清越的回响调整观察角度,时而取出专业的强光手电,在锈色深处探寻蛛丝马迹。

半炷香后,玉清真人缓缓落座,素白的长须随着绵长的叹息微微颤动:"丫头,这一鼎你花了多少钱?"苏晴笑着伸出五根手指,老人瞳孔骤缩:"五万?还是五千?"见徒弟摇头,他着鼎足的动作忽地凝滞——当"没花钱"三个字落进耳中时,茶盏里的普洱险些泼出。

"没花钱?!"玉清真人猛地抬头,"在古玩街市场,这鼎是老板随手送的添头。"话音未落,

他颤抖的手指抚过鼎腹,仿佛触碰着千年时光:"此乃战国时期的祭祀礼器,若单独拍卖至少保底值这个数!"枯瘦的手掌在半空比出八,"八千万都算低估!

玉清真人握着放大镜的手剧烈颤抖,镜片在青铜鼎上投下的光斑跟着晃成一片虚影。他喉结滚动数次,才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你这丫头这是走了什么大运呢?"沙哑的惊叹里。

苏晴望着师傅骤然苍白的鬓角,指尖无意识着鼎耳的纹路,忽然想起初见这青铜鼎时的奇异感受——那日阳光穿过古玩市场的塑料棚顶,在琳琅满目的仿古器间投下斑驳光影,唯有这尊小鼎周身萦绕着薄雾般的光晕,锈迹深处仿佛有细碎的金光在流淌。

"师傅,我想请教你一件事情。"她深吸一口气,"我感觉自己好像眼睛不只会看到人的未来过去,好像还会鉴定古董。"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的声音不自觉上扬,"就像这个鼎,我一看见它,心脏就开始狂跳,好像有无数画面在脑海里炸开——篝火映照的工坊、匠人挥锤的身影、祭祀时缭绕的青烟......那种说不出的感觉,让我笃定它来自很久远很久远之前。"

书房陷入死寂,唯有座钟的滴答声清晰可闻。玉清真人扶着桌案缓缓起身,浑浊的眼睛里翻涌着复杂情绪,既像看到失传技艺重现的狂喜,又似目睹未知力量降临的震撼。他突然抓住苏晴的手腕,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丫头,再说详细些!你看到的画面,是鼎身上的纹路,还是......"

玉清真人枯瘦的手指无意识着案上泛黄的《金石录》,书页间夹着的银杏叶标本簌簌颤动。他缓缓起身时,道袍下摆扫过堆满古籍的梨木书案,惊起细小的尘埃在光柱中翻涌。

"丫头,你这个情况,为师之前也不知道。"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庞笼罩在阴影里,唯有眸光如淬了火的钢针,"只道你天生慧眼,是修习玄门术术的绝佳根骨。却从未想过,这天眼竟还有这般玄妙!"

窗外的老槐树沙沙作响,几片新叶被风卷进书房,落在摊开的《道藏辑要》扉页上。玉清真人望着苏晴眼底流转的微光,恍惚间想起三十年前在终南山观星时,忽见紫微星旁现异象,竟与眼前徒儿周身萦绕的气机如出一辙。

"你这天眼..."他伸手想要触碰苏晴眉间,却在半空顿住,枯槁的手掌悬在距离皮肤半寸之处微微发抖,"等为师细细翻阅历代掌门手记,说不定能寻到千年前'观物通神'的记载。"

"师傅,您别太着急。"她转身走到老人身旁,将一杯温茶轻轻放在案头,"这天眼虽神奇,可这段日子我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吃睡如常。"苏晴低头看着掌心,那里映着青铜鼎斑驳的影子,"或许这是老天爷给的礼物,既然它来得平和,咱们也不用急于一时。"

玉清真人布满老茧的手停在半卷泛黄的经书上,缓缓转头看向她,眼中的焦灼渐渐化作欣慰:"你这丫头,心性倒是比为师沉稳。"

春日的暖阳斜斜洒进厨房,苏晴系着碎花围裙,正利落地翻炒着一道青菜。灶台上咕嘟炖煮的老火靓汤腾起袅袅白雾,将她与师傅相视而笑的画面晕染得愈发温馨。饭桌上,玉清真人不住地给苏晴夹菜,眼中满是长辈的疼爱:"多吃点,最近瘦了。"

饭后,书房里茶香西溢。玉清真人端坐在藤椅上,手中着古朴的罗盘,忽然开口:"丫头,且说说你对《青囊序》中'阴阳相见福禄永祯'的见解。"苏晴微微敛神,有条不紊地将自己的感悟娓娓道来,从山川走势谈到星斗运转,从卦象变化说到气脉流转。

玉清真人时而颔首,时而皱眉追问,手中的羊毫在宣纸上沙沙记录。当苏晴精准点破一处千古争议的风水疑点时,老人眼中闪过惊喜:"不错!能这般融会贯通,可见下了苦功。"说着,又抛出几个玄门术数难题,师徒二人你问我答,不知不觉日影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