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7章 九眼天珠

张启双手抱拳,恭恭敬敬地说道:“有劳郭教授。”

“张启,好说好说!”

郭顺利神情庄重,小心翼翼地打开最后一个‘蚕茧’。

“天珠!”

“九...... 眼天珠!”

“我的天!不得了啊!我也开眼了!”

郭顺利激动不已,忍不住发出高分贝的尖叫声。

天珠是一种蚀花玛瑙珠,其制作工艺古老而神秘。

九眼天珠更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九眼天珠作为天珠中的极品,极为罕见,珍贵程度超乎想象。

想当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时带来一尊佛像,那佛像上镶嵌着各式各样的璀璨珠宝,而帽子上方最为显眼的地方,便是三颗九眼天珠。

时光流转,到了后世,九眼天珠愈发罕见。

其存世量稀少,加之独特的工艺和历史价值,使得其在收藏界备受追捧。

后世甚至有传言,九眼天珠仅有两颗真品传世。

其中一颗就在大昭寺的释伽牟尼佛像处,而另一颗则在李连杰的手上。

此时,屋内陷入了一阵沉默。

哪怕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就连完全外行的王兵也发出啧啧声。

从众人瞠目结舌的反应中,他也能判断出九眼天珠难以估量的价值。

杨秀荣则是咽了咽口水,“这...... 这可真是稀世珍宝啊!我平生第一次见!”

杨小三在一旁呆若木鸡,半晌后才喃喃自语:“这得值多少钱啊?”

多少钱?

无价之宝。

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中村有信悔恨交加,恨不得拍断大腿。

就为了省那区区十块大洋,竟然错过了三件绝世宝物。

走宝,真特么走宝了。

简直走在了肾上。

贪财好色的他,感觉肾疼

痛彻心扉啊!

他只觉体内气血一阵翻涌,脑袋晕乎乎的。

眼前的景象都开始模糊起来,天旋地转。

中村有信失魂落魄地拎着包,脚步晃晃悠悠,如同行尸走肉般走出了松竹斋。

手中还紧紧攥着那把破扇子。

“怎么就败给了一个年轻人?不服,不服啊。”

他的胸口仿佛被一块巨石压住,喘不过气来。

他拖着沉重的步伐,神情恍惚地走到了牛二的摊位前。

只见牛二正拿着一把外观类似的扇子,扯着嗓子卖力地吆喝着:“各位爷,唐伯虎的扇子,走一走,看一看啊,您买不了吃亏,您也买不了上当。”

中村有信强打精神问道:“这把扇子多少钱?”

牛二眉飞色舞,“这位爷,刚卖给另外一位爷,他给了足足 600 块大洋。您要吗?”

“算了,我不要!” 中村有信满心烦躁地回道。

“这位爷,别介呀!600块大洋那就是个幌子,哄人的。您如果真想要,我一口价60块大洋。我冲天发誓:绝对不赚您一分钱。”

牛二满脸堆笑,急切地推销着扇子。

中村有信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般的眩晕,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滚犊子,我不要。”

“20 块大洋也行。”

牛二仍不死心。

得!

20块大洋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艹,被骗了。

中村有信只觉眼前突然一黑,胸口一阵气血翻腾,“哇” 地吐出一大口鲜血,倒地而亡。

桌上的舍利、九眼天珠成了众人啧啧称奇的宝物。

甚至连那个佛像也被郭顺利和杨秀荣再三审视。

他们两个最关心的是张启的打算,他是否会转手。

郭顺利两眼放光,激动地说道:“哎呀呀,张启,这几样宝贝,哪一个我都喜欢得不得了哟!”

说着,他轻轻地捧起舍利,小心翼翼地端详着。

随后又拿起九眼天珠,翻来覆去地看,真是爱不释手。

郭顺利接着说道:“如此珍宝,实在是难得一见啊!不知道你准备怎么办?”

边说边拿起纸笔,画出了它们的图案。

张启点点头,又摇摇头,“郭教授,不瞒您说,我这一样都不打算卖。”

郭顺利抬起头,“张启,我理解你的想法,这些都是世间罕有的宝贝。只要不卖给洋人,你怎么处理都行。这些年咱们国家的不少文物都被洋人弄到海外了。可惜、可怜、可叹!”

在京都的文玩圈里,郭顺利和杨秀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关于赝品的制作,文物的修复、做旧等方方面面,还真需要郭顺利这样的行家来指点一二。

杨秀荣的松竹斋,也是百年老店,声名远播,口碑在外。

但凡洋人来到琉璃厂,这松竹斋基本上是他们必去的地方。

这个销售渠道也必须养起来。

倘若把松竹斋是研究生,而凌云斋顶多也就是个初中生。

二者之间的差距,至少得有几十年。

就算能重新拿回凌云斋,张启也压根没考虑过要将其发扬光大。

毕竟在这乱世之中,钱、权和枪,那才是硬道理。

张启双手捧起佛像,轻轻地放到郭顺利面前,语气诚恳地说道:“郭教授,这尊佛像我送给您了。以后我要是在古玩方面遇到啥问题,可能还得麻烦您。”

郭顺利一听,脸上满是惊喜,赶忙说道:“啊!太感谢你了。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有个学生就在宛北,你要是有需要,可随时找他帮忙。”

说着,郭顺利大笔一挥,给张启写了一个人名和地址。

张启把纸张折叠了一下,收起来,“郭教授,十分感谢。”

彼时,这尊佛像就算被炒起来,估计也就几百大洋,顶破天了一千大洋。

而且这里面还有很多泡沫。

要是挤一挤,估摸顶破天了也就值 300 大洋。

像郭顺利这号人物也是可遇而不可求。

花 300 大洋还未必能结识得了。

如此算下来,张启这笔买卖也是超值。

张启又看向杨秀荣说道:“杨掌柜,这佛像中取出来的蚕丝就归您了。”

杨秀荣连忙拱手谢道:“多谢!那咱们今儿个可都有所收获了。”

用了人家的场地,杨秀荣还大方地送了几个木盒子。

一个盒子单拎出来,至少也能卖几块大洋。

钱不钱的其实不重要,人才是重中之重。

只要有了人才,有枪有炮,便能在三零年代翻云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