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5章 分粮食

百姓的冤假错案比较多。

那堆积如山的状纸仿佛在诉说着他们所遭受的种种不公,记录工作估计得很久。

一直在街道上也不是一回事。

最后,众人挪到青山镇政府。

镇政府就是一个占地大约 5 亩地的小院,都是土坯瓦房。

瓦房上的瓦片也有不少残缺不全,透着一股破败与荒凉。

镇长王多鱼心情也大为振奋,他也想做点事情,为百姓谋福祉,改变这混乱的局面。

可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他没有多大的权力。

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里,他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周围的土匪横行霸道,刘青这样的财主又仗势欺人,他在其中左右为难,举步维艰。

然而,当看到张启年纪轻轻却雷厉风行,一心为百姓奔走,王多鱼的内心被深深触动。

他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重新燃起了希望。

于是,他拿起毛笔开始记录百姓的诉求,和百姓耐心交流。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他都写得极为认真。

张启在一旁看着,心中感到比较欣慰。

只要有像王多鱼这样愿意改变的人,事情就总会有转机,百姓就总会有盼头。

....................................

临近傍晚时分,张启提出赶路。

王多鱼立刻劝阻道:“张县长,万万不可夜间赶路,前面的瓦岗岭有土匪出没。而且他们的大当家秦柏岭和刘青韵交好。我担心前面有他们的埋伏。”

张启皱了皱眉头,问道:“这土匪势力如何?”

王多鱼赶忙回答:“张县长,这秦柏岭手底下少说也有百十来号人,各个心狠手辣,咱们这点人手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

杨树林在一旁说道:“张县长,要不咱们先派人去打探打探情况?”

张启沉思片刻,说道:“也好,洛天,你带两个人去摸摸底。”

洛天应声道:“是,县长!”

王多鱼接着说道:“张县长,咱们还是小心为上,这瓦岗岭的土匪可不是好惹的。”

张启目光坚定:“哼,土匪再猖獗,我必除之。”

杨树林附和道:“张县长说得对,咱们不能怕了他们。”

就在他们聊天之时,一些百姓排着队,陆陆续续地走了进来。

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东西,有煮鸡蛋、窝窝头、杂粮馒头等。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率先开口:“多谢张县长,您为我们除了刘青韵这一害,这是俺们的一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张启连忙走上前,握住老人的手,真诚地说道:“大爷,这可使不得,您和乡亲们都是食不果腹,我怎么能吃大家的东西。”

一位中年女人跟着说道:“张县长,您就别推辞了,要不是您,我们还不知道要被那刘青韵欺负到什么时候,这点东西不算啥。”

张启摇摇头,动容地说:“大嫂,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东西我真不能要。我来就是为大家做主的,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说:“县长叔叔,您就吃了吧,这是我和妈妈一起做的。”

张启蹲下身,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小朋友,谢谢你,叔叔不能吃,你们留着自已吃,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百姓们纷纷说道:“张县长,您是好人啊,您就收下吧。”

张启眼含热泪,提高声音说道:“乡亲们,大家的情我记下了,但这东西我真不能收。以后只要有我张启在,就不会让坏人再欺负大家,我一定争取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百姓们感动不已,齐声喊道:“张县长,我们青山镇离不开您。”

....................................

【叮!】

【解决财主刘青韵,得青山镇民心,奖励积分 4100 点。】

【总积分 1 万点。】

张启点开虚拟面板上的商城界面,消耗 200 点积分,兑换了 “超级避难所使用权 1 天。”

【总积分 9800点。】

今晚或许注定是一个难眠之夜。

系统所提供的超级避难所,是依照末世一级灾难级别精心建造而成。

张启亲自引领着车队以及高岚等人走进其中。

高岚和春桃能够真切感受到的,是一座位于村里、气势恢宏的五进四合院。

在这荒郊野外之地,只要他们不擅自离开,便绝对安全无虞。

张启精心安排了四个人留下看守。

....................................

张启又消耗800 点积分,兑换了 3车大米,3车白面。

【总积分 9000点。】

他命令杨树林和王多鱼:“你们俩,把大米,白面,平均分给镇上的穷苦百姓!”

杨树林和王多鱼齐声应道:“是,县长!”

镇政府门口,闻讯赶来的百姓们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怀抱婴孩的妇女,还有衣裳破旧的青年。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和感激。

“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都能领到!” 杨树林扯着嗓子喊道。

王多鱼则忙着在本子上做着记录。

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奶奶拄着拐杖,排在队伍前端,她激动得声音颤抖:“谢谢县长,谢谢镇长啊,这可真是救了我们的命!”

杨树林赶忙给老奶奶装好了粮食,搀扶着她离开:“奶奶,您慢点走。”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背着箩筐,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终于能让家里人吃顿饱饭了!”

王多鱼笑着把粮食放进他的箩筐:“拿好了,兄弟。”

队伍缓缓向前移动,人们的欢声笑语和道谢声交织在一起。

孩子们在一旁欢快地跑着,仿佛这一天是他们最开心的日子。

领完粮食的百姓们,满心欢喜地扛着、背着粮食往家走去,他们的脚步都变得轻快了许多。

整个镇政府门口充满了温馨和喜悦的氛围,这是许久未曾有过的热闹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