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3 章 红梅诗会(4)

众人围坐于梅园之中,炭火熊熊燃烧,暖意融融,精致酒壶依次传递,一场备受期待的诗会就此开场。

史湘云率先站起身来,脸颊因兴奋与酒意染上一抹酡红,她大大咧咧地端起酒杯,高声吟道:

“梅傲霜雪映暖阳,琼枝玉蕊韵悠长。

寒香暗度侵衣袖,墨客寻诗兴未央。

雪拥疏影添幽意,风抚娇姿入画章。

且趁今朝同把盏,共留雅韵颂芬芳。”

吟罢,她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豪迈地大笑起来:“我这诗虽说不上绝妙,可也是我一片真心,大家可不许笑话。”众人纷纷鼓掌叫好,贾探春笑着点评:“云丫头这首诗,气势豪迈,将这雪中赏梅、把酒吟诗的畅快劲儿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寒香暗度侵衣袖,墨客寻诗兴未央’,读来只觉满是雅趣,让人好似也被这梅香引了诗兴。”

王熙凤一听,眼睛滴溜一转,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云丫头这诗好是好,不过要是再添点乐子就更好啦!我提议,咱们给这诗配个有趣的动作,一句诗一个动作,谁要是做得不像,就罚酒一杯!”众人一听,都觉得新奇有趣,纷纷叫好。

史湘云立刻响应,一边吟诗,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起来,一会儿模仿梅花在雪中摇曳,一会儿装作闻梅香,那夸张的动作逗得大家前仰后合。轮到模仿“墨客寻诗兴未央”时,史湘云摇头晃脑,装模作样地西处张望,活脱脱像个寻找灵感的老学究,众人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连平日里端庄的李纨都忍不住捂嘴轻笑。

贾探春从容起身,目光坚定而自信,仿若寒梅独立霜雪,缓缓开口:

“雪落梅园韵万千,红梅点点斗霜寒。

冰肌玉骨藏幽梦,瘦影疏枝映碧潭。

雪意相融添秀色,诗心共醉赋新篇。

且看今日才情显,不负韶华岁月欢。”

诗毕,李纨微笑着率先评价:“三丫头这首诗,意境开阔大气,将雪梅之美与青春朝气相融合,‘冰肌玉骨藏幽梦,瘦影疏枝映碧潭’,把梅花比作冰肌玉骨的佳人,藏着幽梦,又有瘦影映潭的画面,写得极妙,才情尽显。”众人皆点头称是,赞叹探春诗句里的蓬勃朝气。

贾迎春性格温柔内敛,她微微起身,声音轻柔却清晰:

“梅枝覆雪意悠然,淡雅风姿映眼前。

玉瓣含香添韵致,琼花照影惹情绵。

雪飘似絮催诗兴,风抚如琴伴墨研。

愿守此园寻雅趣,清词丽句颂流年。”

众人纷纷夸赞迎春的诗平和雅致,恰如她的为人。林黛玉轻摇团扇,笑着点评:“二姐姐这首诗,满是岁月静好的温婉,遣词用句皆是淡雅之态,像‘雪飘似絮催诗兴,风抚如琴伴墨研’,把雪和风写得如此温柔,读来只觉身心舒畅。”

贾惜春年纪尚小,却也不甘示弱,脆生生地吟道:

“梅园雪落韵无穷,梅绽枝头别样红。

玉蕊冰肌凝雅意,琼花素影映苍穹。

雪融化作诗中意,梅傲招来笔底风。

且绘丹青留胜景,共吟佳句乐心中。”

众人纷纷鼓励惜春,夸赞她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才情。贾宝玉笑着说:“西妹妹这首诗,童趣与才情兼具,‘雪融化作诗中意,梅傲招来笔底风’,把雪与梅都写活了,好似它们在邀请西妹妹挥笔作诗呢。”

此时,一阵寒风吹过,梅园里的梅花簌簌飘落,恰似一场缤纷花雨。贾宝玉见状,灵感突发,站起身,潇洒地挥了挥手中的折扇,朗声道:

“雪舞梅间意自悠,娇姿玉骨惹凝眸。

寒香一缕侵衣袖,瘦影几枝入画楼。

雪映红梅添韵致,风摇翠柏解闲愁。

今朝共赴诗之约,不负春光岁月流。”

林黛玉轻轻抿嘴一笑,打趣道:“宝哥哥这首诗,倒是有几分风流韵味,只是这用词,还可再细细琢磨,若能将梅之神韵刻画得更入微些,便更妙了。像‘雪映红梅添韵致’,稍显首白,若能换个更精巧的表达,把这韵味再提一提就好了。”贾宝玉笑着拱手:“还请林妹妹多多指教。”

这时,王熙凤按捺不住,风风火火地站起来,大大咧咧地说道:“你们一个个都出口成章,我也来凑个热闹,可别嫌我这诗粗陋。”说罢,清了清嗓子,念道:

“大雪纷纷落梅梢,红梅朵朵咧嘴笑。

大家围坐把诗聊,热热闹闹真叫好。

美酒一杯又一杯,快乐时光真美妙。

不管诗好诗不好,开心才是最重要。”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史湘云笑得前仰后合,拍着桌子说道:“凤姐姐,你这首诗可真是别具一格,让人忍不住欢喜!句句大白话,可就是透着股子热乎劲儿,把咱们诗会的热闹全写出来了。”王熙凤自己也跟着笑起来:“我就知道你们会笑,不过图个乐子罢了。”

林黛玉转头看向香菱,轻声鼓励道:“香菱,你也作一首,这段时间你的进步大家都看在眼里。”香菱有些紧张,脸颊泛红,犹豫片刻后,缓缓吟道:

“梅立雪中悄自开,雪绒轻覆似亲偎。

红英点点含情处,香气丝丝入梦来。

心慕诗才学浅陋,笔端难绘意徘徊。

愿凭勤苦磨词句,不负今朝雅会陪。”

诗罢,香菱有些忐忑地看着大家。林黛玉率先鼓掌,说道:“香菱,这首诗虽稍显稚嫩,但贵在真情流露,遣词用句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像‘梅立雪中悄自开,雪绒轻覆似亲偎’,把梅与雪写得亲昵又有画面感,只要坚持,日后定能写出更出彩的诗。”众人也纷纷点头鼓励,香菱眼中闪过一丝感激。

贾琏见大家兴致高涨,也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衫,略带几分谦逊地说道:“我平日里忙于俗务,作诗不比各位,但今日这般盛会,也想凑个趣。”说完,他缓缓吟诵:

“雪落梅园韵自飘,梅枝弄影意多娇。

寒英几缕催诗兴,暖醑盈杯伴梦遥。

且赏繁英迎冷冽,同将逸志付今朝。

虽无妙笔惊神句,愿守清欢岁月韶。”

众人纷纷夸赞,贾探春说道:“琏二哥这首诗,既有对眼前景的细腻描绘,又有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寒英几缕催诗兴,暖醑盈杯伴梦遥’,把赏梅饮酒、兴起作诗的情景写得生动,将雪梅之景与心中情志融合得恰到好处,虽不比姑母那般绝妙,却也十分出彩。”

李纨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她轻轻鼓掌,夸赞道:“大家都作得极好。”她顿了顿,又缓缓说道:“只是这雪落梅开,年年岁岁,让人不免想起过往时光,咱们这般相聚的日子,愈发显得珍贵。”众人听了,心中皆是一动,气氛一时有些安静。

薛宝钗嘴角依旧噙着那抹恰到好处的微笑,看了一眼贾琏,眼中却微微闪过一丝黯然,很快又恢复了端庄的模样,附和着众人的夸赞。她轻轻开口:“今日诗会,大家才情尽显,只是我在想,这梅花傲雪独立,咱们作诗颂梅,可曾真的懂了它的风骨?”她这一说,众人又纷纷讨论起来,气氛再次热闹起来。

接着,林黛玉莲步轻移,身姿婀娜,她轻启朱唇,声音婉转如莺啼:

“梅倚寒雪韵清嘉,瘦影横斜映落霞。

玉蕊含情添秀色,琼枝带露绽芳华。

雪融幽梦诗心醉,风抚香魂墨意赊。

且把情思付纸笔,共吟雅句品流霞。”

众人纷纷赞叹,贾敏微笑着看向女儿:“颦儿这首诗,意境清幽,才情斐然,将梅的神韵与自己的情思融为一体,尤其是‘雪融幽梦诗心醉,风抚香魂墨意赊’,把雪融、风抚写得这般诗意,透着股灵动的韵味,倒是有几分当年我的影子。”

薛宝钗仪态端庄,缓缓起身,声音平和却充满力量:

“雪覆梅枝韵自彰,冰肌玉骨傲寒霜。

香凝翠袖添幽意,影落清波映冷光。

雪意交融呈妙景,诗心汇聚颂华章。

且怀雅志同欢畅,不负韶华岁月长。”

史湘云点评道:“宝姐姐这首诗,端方大气,‘雪覆梅枝韵自彰,冰肌玉骨傲寒霜’,把梅的高洁傲岸写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满是向上的朝气,读来让人振奋。”

最后,贾敏站起身来,她的目光温柔地扫过众人,缓缓开口:

“梅傲霜天韵独殊,琼花映雪绘新图。

寒香暗沁诗心醉,瘦影轻摇墨韵濡。

雪落无声添意趣,梅开有意唤春苏。

且将逸兴倾杯盏,共品清欢入酒壶。”

贾敏的诗一出口,全场寂静片刻,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李纨赞叹道:“姑母这首诗,意境高远,韵味悠长,将梅花与雪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用词精妙,意境浑然天成。‘雪落无声添意趣,梅开有意唤春苏’,把雪落梅开写得充满生机与意趣,实在是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