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沉浸在诗的韵味中时,史湘云像个欢快的小鹿,霍然起身,脸颊因兴奋与酒意染上一抹酡红,她大大咧咧地端起酒杯,高声提议:“这般吟诗虽畅快,可也稍显单调,不如咱们来行个飞花令,以‘梅’字为题,每人轮流说一句带‘梅’的诗,接不上的,就得来一段与梅花有关的趣事,要是说不出趣事,就罚酒三大杯!”众人纷纷叫好,原本就热烈的气氛瞬间被推向高潮。
贾敏坐在一旁,面带微笑,饶有兴致地看着这群年轻人。她气质温婉,眼神中满是慈爱与欣赏,时不时轻轻点头,对众人的表现表示赞许。
飞花令一开始,众人你来我往,妙句如珠。史湘云才思犹如泉涌,接连抛出几句含“梅”妙诗,引得众人喝彩声不断。她满面红光,端起酒杯,高声道:“这一轮,我可又赢啦!”那爽朗的笑声,在梅园上空久久回荡,尽显豪爽本色。
王熙凤坐在一旁,兴致勃勃地看着众人,时而跟着鼓掌叫好,时而与身旁的李纨低声交谈,眉眼间尽是愉悦。她目光扫过热气腾腾的酒壶,舔了舔嘴唇,叹道:“这大冷天,看着你们喝酒吟诗,我这心里可痒痒,真想喝上一口解解馋。”众人闻言,皆是一惊。探春赶忙上前,轻声劝道:“凤姐姐,您如今怀着身孕,可千万不能饮酒,这对腹中孩子不好。”王熙凤撇了撇嘴,故作无奈道:“罢了罢了,瞧你们紧张的模样,我不过随口一说,你们尽兴玩。”嘴上虽这么说,可她的目光还是忍不住在酒壶上多停留了一会儿。
轮到贾宝玉时,他搜肠刮肚,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急得抓耳挠腮,脸涨得通红,却怎么也想不出诗句。众人的笑声此起彼伏,史湘云打趣道:“宝哥哥,你可得多准备些趣事,不然这酒可够你喝的。”
贾宝玉无奈,只好讲起小时候在花园里误把腊梅当成梅花,闹了笑话的事:“那年冬日,我瞧见园子里几株花开,黄澄澄的,我便以为是梅花,还在那儿摇头晃脑地吟诗,正巧被茗烟撞见,他笑话我连腊梅和梅花都分不清,我还不信,拉着他理论,最后还是袭人姐姐过来解了围,说那确实是腊梅。”众人听了,笑得前仰后合,王熙凤更是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捂着肚子首不起腰,边笑边喘着气说:“宝兄弟,你可真是个妙人,这事儿可太逗了,往后怕是得成咱们的笑谈咯!”
贾敏也忍不住轻笑出声,眼中满是宠溺,说道:“宝玉这孩子,从小就这般天真有趣,倒也为这诗会添了不少欢乐。”
正热闹时,香菱急得双颊涨红,豆大的汗珠从额头冒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诗句。众人纷纷催促,香菱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实在想不起来,也没什么梅花趣事。”
史湘云拍着桌子,笑着起哄:“那可不行,愿赌服输,罚酒罚酒!”香菱无奈,只好端起酒杯,正准备一饮而尽,林黛玉连忙按住她的手,轻声说道:“香菱,别伤了身子,随意抿一口,大家也是图个乐子。”香菱感激地看了黛玉一眼,轻轻抿了一口酒,眼神中满是对黛玉的感激。
此时,贾迎春轻咳一声,缓缓说道:“我倒是想起一件梅花趣事。去年冬日,我在园子里赏梅,见一只麻雀竟落在了梅花上,在这冰天雪地中,那般景象实在新奇,我便站在那儿看了许久,连雪落在肩头都未曾察觉。那麻雀小小的,在梅枝间蹦来蹦去,时而歪着脑袋,时而用尖嘴啄啄梅花,有趣极了。我当时就想,这冰寒天地里,梅花独自绽放,本就孤清,有了这麻雀作伴,倒添了几分生机。”众人听了,纷纷夸赞迎春观察细致,为这诗会又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随着天色渐暗,梅园里的炭火愈发显得明亮。丫鬟们点起了灯笼,柔和的暖光映照在众人脸上,更添了几分温馨。大家的兴致却丝毫不减,继续沉浸在这场充满诗意与欢乐的聚会中。
这时,平儿匆匆走来,在贾琏耳边低语几句:“刚才小厮让人传话说骆冰姑娘回来了。”贾琏闻言,脸色微变,立刻起身,向众人拱手歉意道:“诸位,我突然有些急事,先行一步。”说罢,便随着平儿快步离去。王熙凤看着贾琏离去的背影,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又被诗会的热闹氛围所吸引。
又过了几轮,薛宝钗巧妙地以“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接令,众人纷纷赞叹。史湘云绞尽脑汁,突然眼睛一亮,大声吟道:“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吟罢,还得意地扬了扬头,眼神中满是自信与骄傲。
李纨看着众人,眼中满是感慨,说道:“今日这场诗会,实在难得,大家欢聚一堂,吟诗作对,日后回想起来,定是一段难忘的回忆。”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诗会在欢声笑语中持续着,首到夜色渐深,大家才意犹未尽地散去,带着满心的欢喜与对下一次相聚的期待,各自回到房中。这场诗会,不仅是才情的碰撞,更是亲情与友情的交融,在荣国府的岁月里,留下了一段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