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00章 税收

颜老头笑着看向刘玉成兄弟,对族长说道:“族长,这打谷机是玉成他们做的,成本加上人工啥的,一台得八两银子。要是村里需要,就让他俩做,也算是给孩子们找点营生。”

族长听了,思索片刻后点头道:“行,这事儿我看行!玉成、玉北,你们兄弟俩手艺好,这打谷机又确实实用,村里肯定不少人家愿意做。

不过,能不能再便宜点,大家都是乡亲,都想少花点银子。”

刘玉成和刘玉北对视一眼,刘玉成说道:“族长,我们也想便宜点,可这铁的价格摆在那儿呢,这己经是成本价了。

但都是一个村的,我们也不好说啥,要是村里要做的多,我们就给每家便宜半两银子,七两半一台,您看咋样?”

族长满意地点点头,“行,七两半就七两半!这价格也公道。昌顺啊,你家这可算是给村里做了件大好事啊!”

颜老头笑着摆摆手,“族长您客气了,都是为了村里好嘛。”

大家纷纷讨论起这打谷机的好处,有的几家筹钱做一台,大家伙轮着用也够了。

当晚,消息就在村里传开了,家家户户都对这神奇的打谷机充满期待,都盼望着能尽快拥有一台,为今年的秋收省力。

而刘玉成和刘玉北兄弟俩,也因为这打谷机,在村里的名声更响亮了,找他们定制打谷机的村民络绎不绝,兄弟俩忙碌又充实,心里满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刘家本就是外村搬来的,在桃花村也只买到了七亩田地,有了这个营生他们家的日子也好过一些。

颜家的稻谷一天就全脱穗了,正好这几天天气好,女人就在家里晒稻谷,男人都去村里的孤寡老人家里帮忙收稻谷去了。

一连半个月的忙碌,桃花村的稻谷基本上全收完了。

打谷机族长让大家都先别传出去,等到颜旭鸣明年上京赶考回来了再说,族长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这件利国利民的农具也要得到最大的利益化。

不说别的,能给颜旭鸣的官路上增添政绩也不亏。

时间很快过了半个月,整个南阳县的稻谷基本上收的差不多了。

这天,颜旭尧下午阴沉着脸回来了,一家子人都看出他脸色不好,还是颜老头问,颜旭尧才叹了口气,“今年要加收一成的税收,人头税也要加收一成。”

这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为什么要加收一成?两成还不够吗?这么重的税让百姓怎么活?”颜老头叹气道。

龙启国每年税收都是按上报的田土加收税的,良田的每亩六十斤,之前桃花村没有高产粮种的时上等田每亩最多只有二百六七十斤的收入,加上六十斤的粮税和每人十斤的人头税百姓能剩多少?

每年都有不少人饿死,现在一家基本上都有十几口人,多的人家有二三十口人,而田地也不多,有的家里种一年地还不够交税的。

龙启国的税本来就己经很重了,现在又要加一成,老百姓那里还有活路,这是要逼百姓去死啊!

颜旭鸣皱着眉头,心中满是愤慨,“爹,这样下去,百姓的日子只会越来越艰难。咱们村今年靠着空间种子,收成好了些,可其他村子呢?还有那些没有好种子的人家,该如何是好?”

颜家其他人也都神色凝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刘氏担忧地说:“这税一加,很多人家怕是连温饱都难以维持了,说不定又会有不少人出去逃难。”

颜老太也摇头叹息,“唉,这日子可怎么过哟。”

颜旭尧无奈地说:“我听说,这次加收税收,是上头要修什么宫殿,还说要扩充军备,所以才变本加厉地搜刮民脂民膏。”

颜老头气得首跺脚,“为了他们的一己私欲,就不顾百姓死活!这还有天理吗?”

颜旭鸣沉思片刻,“爹,咱们不能坐视不管。虽然咱们人微言轻,但也得想想办法,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颜旭尧苦笑着说:“老西,咱们能有什么办法?上头的命令,咱们根本违抗不了啊。”

颜旭鸣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或许我们可以联名上书,把百姓的疾苦写清楚,递交给县太爷,说不定能引起他的重视,让他向上反映反映。”

颜老头听了,眼中燃起一丝希望,“老西,你这主意倒是可以试试。不过,就怕县太爷根本不把咱们的上书当回事儿。”

颜旭鸣说:“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咱们把实际情况写详细些,再联合村里有威望的人一起签名,说不定能有点作用。”

颜旭尧摇摇头,“县令也很气愤,他也只能按照上面传达来的命令做,求他也没用,县令也无能为力,去了也没用。”

这下,屋里的众人都沉默了,是啊,他们有什么办法呢,他们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谁会管他们的死活!

第二天一早,颜旭尧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族长,让大家准备好粮食,明日就会有官差来收税粮来了,不过也能用金钱抵扣税粮,价格是朝廷定的,自然也很低就是了。

族长听后,眉头紧锁,重重地叹了口气,“唉,这可如何是好,就算能用钱抵,这价格这么低,对乡亲们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啊。”

颜旭尧无奈地摇摇头,“没办法,上头的命令,咱们只能照做。族长,您赶紧通知大家吧,别到时候误了事儿,让乡亲们平白受罚。”

族长点点头,立刻敲响了村里的大锣。“当当当”的钟声在村子上空回荡,不多时,村民们便纷纷从家中赶来,聚集在祠堂前。

看着村民们忧心忡忡的面容,族长提高音量说道:“乡亲们都知道了吧,上头要加收税收,明天官差就来收税粮。

家里有粮的准备好粮食,要是想用银子抵的,也提前准备好。

这是朝廷的命令,咱们没办法违抗,大家都配合着点,别给自己找麻烦。”

村民们听了,顿时议论纷纷,脸上满是愁容。“这税越来越重,日子可咋过啊?”

“是啊,今年收成好了点,可这税一加,又回到解放前了。”

“唉,咱们老百姓就只能任人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