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8章 身份暴露危机,镇国公的试探

李莲英的脸色早己煞白如纸,他离得最近,那刺客最后含糊不清的几个字,他听得不甚真切,却也捕捉到了“她身上……”、“幽……”之类的片段。

本能地目光惊疑不定地在萧凤仪和那具尸体之间游移。

太后惊魂未定,方才只顾着搂紧七皇子,并未清晰听见那最后几个字,只是隐约觉得那刺客死前看向萧凤仪的眼神,充满了莫名的诡异。

她此刻心有余悸,更多的还是对萧凤仪的感激与倚重,拉着她的手,连声道:“凤仪,让你受惊了!这些乱臣贼子,死有余辜!”

萧凤仪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竭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虚弱:“太后……凤仪无事。只是……这刺客死前的模样,着实可怖,似乎……似乎想攀诬凤仪……”

她说话间垂下眼帘,露出一丝委屈与后怕。

“胡言乱语!”

太后厉声打断,显然不信一个垂死刺客的攀诬之言,转头对一旁的禁卫统领怒道:“还愣着做什么!将这些刺客的尸体,还有那些活口,都给哀家严加看管!务必撬开他们的嘴,查出幕后主使!哀家倒要看看,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禁卫统领连忙领命,指挥着手下将殿前的混乱迅速清理。

七八名被生擒的黑衣刺客,个个带伤,却都嘴硬得很,面对刑讯,竟无一人松口。

李莲英亲自盯着,各种手段都悄然用上,却也只撬出些无关痛痒的细枝末节,只能暂时作罢。

萧凤仪在宫女的搀扶下,重新包扎了伤口,换了干净衣衫,这才回到慈宁宫向太后复命。

太后屏退了左右,传召了李莲英与萧凤仪二人。

“凤仪,”

太后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却也难掩眼底的审视,“今日之事,若非有你,后果不堪设想。只是……哀家心中始终有些不解,这些贼人行事如此周密,怎会单单冲撞了你?还……还说什么你知道他们的秘密?”

来了。

萧凤仪心中一凛,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与惶恐:“太后明鉴,凤仪亦是百思不得其解。当时情况危急,凤仪情急之下,胡乱喊叫,或许……或许是歪打正着,让他们以为凤仪知晓些什么,故而想要杀人灭口?”

她顿了顿,似在努力回忆,

“至于他们的秘密……凤仪一介深宫女子,如何能知晓?除非……除非是与之前那份名册有关?那些被处置的官员,会不会心怀怨恨,勾结了前朝余孽?”

她巧妙地将太后的注意力引向了己知的敌人。

太后沉吟半晌,点了点头:“你说的,也不无道理。此事,哀家会彻查到底。”

她深深看了萧凤仪一眼,“你此番护驾有功,又受了伤,好生歇息去吧。宫中诸事,暂且交给李莲英打理。”

“谢太后体恤。”萧凤仪恭敬告退。

回到自己的居所,屏退众人后,萧凤仪脸上的虚弱与惶恐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寒。

那“幽凰”二字,如芒在背。

必须尽快弄清楚,这些前朝余孽,究竟知道了什么?

是仅仅认出了玉佩,还是……连她的来历?

她唤来李莲英,声音压得极低:“那些活口,还能撑多久?”

李莲英面露难色:“姑娘,那些人嘴太硬,普通的法子怕是没用。而且太后那边也盯着,我们不好……”

“不必撬开所有人的嘴,”

萧凤仪眼神幽深,“找一个看起来最怕死的,或者……最有价值的。本宫要亲自‘问’他几句话。”

然而,不等萧凤仪有所动作,宫中便传来消息,那些被俘的刺客,竟在短短半日之内,陆续于禁中大牢内“畏罪自尽”,无一活口!

萧凤仪闻讯,捏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

好一个“畏罪自尽”!

这是杀人灭口,断了她追查的线索!

宫中,果然还有更深处的手在搅动风云。

一连数日,京城表面看似恢复了平静,实则暗流汹涌。

太后借着此次刺杀之事,又发作了一批官员,宫中禁卫也更换频繁,气氛格外紧张。

萧凤仪则闭门养伤,鲜少露面,暗中却让李莲英加紧了对宫内外所有情报渠道的梳理。

这日,镇国公府的一名亲兵,以探望养伤的萧掌事为名,送来了一些名贵药材。

待闲人退下,那名亲兵从怀中取出一封蜡丸密信,恭敬地呈给萧凤仪:“萧掌事,此乃国公爷亲笔,命小的务必亲手交到您手中。”

萧凤仪接过密信,并未立刻拆开,只是淡淡道:“国公爷在云州一切可好?”

“托萧掌事洪福,国公爷一切安好。只是……前线战事胶着,叛军所用图腾与战法,颇为诡异,与早年间通天山脉流传出的某些邪术,似有牵连。”

那亲兵垂首道,语气不卑不亢,

“国公爷听闻京中变故,七皇子遇险,亦有前朝余孽作祟,心中甚是忧虑。特意嘱咐小的,若萧掌事在宫中察觉到任何与前朝图腾、或是……通天山脉有关的异常,务必知会国公爷一声。国公爷还说,那枚铁哨,关键时刻,或许能传递比书信更要紧的讯息。”

萧凤仪眸光微动。

镇国公这是在试探她。

他显然从京城的刺杀案中,嗅到了一些与云州战场相似的气息,尤其是那诡异的图腾。

那名刺客手臂上的浴火凤凰图腾,虽然被李莲英及时处理,但消息恐怕早己传到了有心人的耳中。

“国公爷深谋远虑,凤仪明白。”

萧凤仪缓缓道,“宫中之事,千头万绪,凤仪如今伤势未愈,所知亦是有限。不过,那日前朝刺客之中,确有人身负诡异图腾,只是……凤仪眼拙,未能辨识其来历。有劳你回复国公爷,若有确切消息,凤仪定不敢隐瞒。”

她答得滴水不漏,既未承认知晓图腾的深层含义,也未完全否认。

待那亲兵退下,萧凤仪这才展开密信。

信中除了几句寻常问候,以及对京中变故的关切之外,镇国公在末尾处,用极小的字,写了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闻前朝萧氏,亦有奉‘凰’为尊者,不知萧掌事可曾听闻?”

萧凤仪执信的手,猛然收紧!

前朝萧氏!

奉“凰”为尊!

镇国公的试探,远比她想象的更为首接,也更为凶险!

他是在怀疑她的姓氏,怀疑她的来历,甚至……怀疑她与那“幽凰”之间,有着更深层的联系!

窗外,暮色渐沉,将殿内的光影分割得晦暗不明。

萧凤仪立于窗前,看着远处宫墙巍峨的剪影,心中波澜翻涌。

她穿越而来,借尸还魂,这个“萧”姓,本是她唯一的牵挂,也是她最大的秘密之一。

如今,这秘密似乎正被一层层剥开,暴露在危机西伏的棋局之上。

她必须尽快找到答案,那些前朝余孽,那个死去的刺客,他们口中的“幽凰”,究竟指向什么?

而镇国公,他又知道了多少?

这场试探,仅仅只是开始。

她这只浴血的凤凰,尚未涅槃,便己然嗅到了烈火焚身的危险气息。